◆渠務署將園景平台和海濱用地結合成「茶果嶺海濱公園」,成為新的休憩空間。 香港文匯報記者吳健怡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城市發展難免產生厭惡性設施,污水處理設施是其中之一。為減低這類設施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香港特區政府渠務署為觀塘污水泵房進行優化工程,包括在泵房上蓋興建園景平台及兒童遊樂設施,在觀塘海濱1.1萬平方米建造遊樂空間,以及設置一條跨河通道,駁通觀塘市中心和茶果嶺海濱,將園景平台和海濱用地結合成「茶果嶺海濱公園」,成為新的休憩空間。相關設施本月將由渠務署移交康文署作開放前準備,料本月內開放予公眾使用,實踐「一地多用」。

為了應付因東九龍未來發展而增加的污水量,渠務署進行觀塘污水泵房優化工程,在泵房旁建造一個容量為16,000 立方米的地下污水調節池,臨時儲存觀塘基本污水處理廠在繁忙時段未能及時排放的污水。渠務署並建造一個約11,000 平方米的園景平台將調節池和泵房覆蓋,並將泵房對出一段長130米,面積約 0.7公頃的海濱修復及美化,優化工程費用約10.5億元。

渠務署淨化海港計劃部工程師梅志健表示,廠房天台建成設有無障礙通道的園景平台,並打造成遊戲空間,改善泵房的外觀,以及以「好玩自然」為設計概念,設五個以不同自然元素為主題的遊樂區,包涵大地、空氣、天空、太陽及水,提供15個不同遊樂體驗,合共超過60組遊樂設施,如攀爬地貌、鞦韆、風車、兒童跑步徑、渠管迷宮、滑梯及樹屋等。

雨水再造灌溉平台植物

同時,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梅志健稱,除了天窗設計和太陽能板外,花園平台亦設有雨水收集區,雨水和澆灌水會經由地面水管被帶到下層的設施進行過濾和消毒,達至規定的澆灌水標準,經處理的再造水將會用作灌溉園景平台上的植物,每年最多節省約3,400立方米的用水量。

翠屏河工程明年完工

此外,有逾50年歷史的觀塘敬業街明渠將活化成翠屏河,由計劃推出至今近7年,整個工程即將在2024年完工,耗資13.4億元。渠務署亦會於本月開放其中一條由觀塘海濱經翠屏河的跨河通道,渠務署排水工程部工程師蔡詠詩表示,跨河通道可駁通觀塘海濱及茶果嶺海濱,配合日後渠務署觀塘污水泵房的園景平台開放,帶動九龍東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