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特區政府早前表明,日本政府一旦開始排放核污水,將禁止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本港。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表示,高度關注日本政府在欠缺透明度及監管下排放核污水入海,並支持國家及特區政府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保障食品安全。有環保團體指出,傾倒至海的核污水可能10年內擴散至全球海域,部分放射元素的影響或需百年才能忽略,強調事態嚴峻。
經民聯日前就「關注日本傾倒核污水」舉行記者會。林健鋒表示,高度關注及憂慮事件,批評日本政府做法不負責任,會影響海洋生態平衡,威脅食品安全,應懸崖勒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任意排放污水至海洋。」
他坦言,特區政府禁令對商界會產生一定影響,但業界普遍認同應以市民健康作出發點,嚴格處理食品安全問題,「即使是小商戶,也不希望入口一些影響客人健康的食材。」同時,商戶還可選擇其他水產供應來源,故願意支持政府禁令。
環保組織:未來勢影響人類健康
有關核污水的合理處理方式,香港綠色組織副主席楊惠文表示,目前最可行的方法為原地安置,例如將核污水固體化等,先封存再討論下一步處理方法,能夠監察情況之餘,影響範圍也只有附近的土地。
他估計若日本排放核污水至海,10年內核污水會擴散至全個世界的海域,又強調氚的影響需用100年緩減,而且也不能完全除滅,一直存在於水中只會構成風險,更可污染海洋,改變海洋溫度,而現時日本的方案更未處理碳-14等放射性物質。
楊惠文強調,排放核污水會對全球人體健康和海洋生態造成極大風險,並嚴重影響漁業,放射性核素可能隨着海洋傳播,並經由海洋中長期遷徙的浮游植物等長期攜帶,而浮游植物是所有海洋生物食物鏈的基礎,未來勢必影響其他水產以至人類健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