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名受助的女生黃思雨(左二)、胡月(左三)、魏雲露(左四)昨日在香港參與分享會,以自身故事鼓勵香港年輕人。
◆ 黃思雨抬頭迎接別人目光,早年曾出席單車籌款活動。
◆ 魏雲露不再抗拒穿短裙。
◆ 魏雲露在震後被送往廣州兒童醫院。
◆ 胡月表示,只要邁出第一步就會有不一樣的天地。
◆ 胡月現時不但可以走路,還可以跑步。

港醫療團隊災後長年支援傷者 3受助女生參與分享會鼓勵港青

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導致數以萬計的同胞嚴重傷亡,不少遭瓦礫壓傷的兒童少年為了保命而需要截肢。為幫助他們重新站起來,香港特區醫療團隊震後隨即參與內地專家的支援工作,特別是製作義肢和持續的康復治療,讓這些年輕人能如同一般人正常健康成長。3名受助的女生黃思雨、胡月、魏雲露昨日在香港參與分享會,以自身故事鼓勵香港年輕人。十五年間,她們經歷過截肢後遺帶來的身體苦楚和心結,但在香港專家和身邊人支持下,她們克服重重心理難關,勇於穿上短裙短褲,展示穿上義肢的自己,更成為網絡紅人和義肢公司的模特兒,鼓舞其他殘疾人士,積極向社會傳播正面力量。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聯同中聯辦青年工作部,昨日舉行「四川地震『站起來』分享會」,邀請汶川地震時尚就讀小學的3名女生,向香港青年分享她們重新站起來的經歷和體驗。

黃思雨:感激專家帶給勇氣

黃思雨當年曾在瓦礫中被困,需自行鋸走腿部始能獲救,傷口狀況較差,一度令她長期面對身體病痛。她說,香港醫療團隊曾每星期派員到校幫助訓練,助她康復打好基礎,2016年更安排她來港做手術處理感染後遺,對他們無私的幫助非常感恩。

身體的治療固然重要,一眾香港專家更關注到傷者的心理健康,協助思雨打開心結。思雨憶述,自己高中時由傷殘學校轉至普通學校,全校只有她一名殘疾人士,沒太多配套支援下,她於校舍中走樓梯非常吃力,更變得有點心理不平衡,害怕別人看到自己走路的姿態。香港的專家團隊不單耐心鼓勵,又帶她去Shopping,不斷讚她穿短裙好好看,給她勇氣抬頭迎接別人目光,「讓我明白到別人並不是想像的惡意,一直困着自己的只是自卑心態,只要一點一點離開黑暗的角落,我也可以發光發亮。」

魏雲露:社交平台為「同路人」解惑

魏雲露在震後被送往廣州兒童醫院,是香港團隊接觸的第一批受災兒童。她提到自己獲救時左腳受創甚深需要截肢,後來因傷口和骨刺問題要再做一次截肢手術。家人和朋友對她的幫助很大,當她穿上義肢後會待她如常人,幫助她自立,是很大的鼓勵,更讓她能正視自己的身體,不再抗拒穿短裙,自然地露出義肢。

對香港專家們十五年來一直不求回報幫助截肢災民,雲露大為感動,更從中受到啟發,擔任一義肢公司的模特兒,又在社交平台努力為有截肢需要的人解惑,收穫了不少「粉絲」。

她說,一些病人如不截肢可能要長期臥床,截肢反而可帶來重新站起來的機會,希望能以自身相似的經驗幫助病人,並向生活中面對壓力的人,帶出「活着已經很好,不要對自己太苛刻的」信息。

胡月:邁出第一步 天地不一樣

胡月憶述,地震後見到很多人離世,當年12歲的自己「特別想活下來」,故毅然決定截肢,但術後卻遇到骨刺、皮膚過敏等問題,幸得到香港專家支援,安排來港做手術,更一直耐心友善陪伴,「像天使一樣來到我身邊。」

左腳穿戴着義肢,胡月在青春期也面對過心理困擾,害怕給人看到,但又覺得其他穿義肢在街上的人很勇敢,後來她終於穿上短裙逛街,得到很多陌生人的善意讚揚「好Cool」,「發覺以前都是自己的心結,打開後回想過來只是很小的挫折,只要邁出第一步就會有不一樣的天地。」現在,她經常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穿着義肢跑步、踏滑板的經歷,又擔任一義肢公司的大使,獲得廣泛網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