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疫情時代,世界各地都在為振興經濟各出其謀,娛樂旅遊業是一項很受重視的產業,以旅遊娛樂博彩為支柱的澳門也正積極發力,為期三日的「亞洲綜合度假休閒產業博覽會暨亞洲國際娛樂展2023」日前在澳門威尼斯人金沙會展中心舉行,現場有不少創科、旅遊業公司參與活動進行推廣。澳門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指出,近年「文化+」模式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冀透過四個主要發展方向,包括善用歷史文化資源,創新文化旅遊體驗;活化利用文化設施空間;擴大藝文節慶影響力,打造文化藝術之都;及加強文化傳播力,塑造「文化澳門」形象。◆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亞洲綜合度假休閒產業博覽會及峰會目標是緊跟時代發展脈搏,聚焦亞太地區旅遊經濟多元發展的基調和步伐,為亞洲旅遊度假休閒產業創造一個商業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博覽會由旅遊展區、科技展區、電競展區、體育及健康旅遊展區、文化藝術及娛樂展區等主要細分板塊組成,進一步豐富亞太地區綜合度假村的旅遊產品,引導綜合度假村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此次博覽會除現場有不少創科、旅遊業公司參與活動進行推廣外,其間還舉行了系列峰會及多項商務交流活動,為買家和專業觀眾掌握最新的行業資訊和市場動態。亞洲綜合度假休閒產業峰會以業界領袖及專家為主要講者,主題涵蓋旅遊產業的經濟展望及策略、疫情後需求的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藝術及娛樂旅遊、健康旅遊、體育及電競旅遊等,均是業界所期待了解的熱門話題。
藉文化產業展現城市獨特性
主題演講由澳門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分享文化產業創新賦能推動城市多元發展,稱澳門要利用好自身豐厚的文化產業如建築、文物、非遺傳統等資源,展現澳門的獨特性,她表示:「目前無數的演出在這裏展開,未來將會迎來更多,而澳門的文化依然還是重點。近年『文化+』模式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冀透過四個主要發展方向為產業賦能,藉此發揮跨界聯動的加乘作用,為業界拓寬發展空間。四個方向包括善用歷史文化資源,創新文化旅遊體驗;活化利用文化設施空間;擴大藝文節慶影響力,打造文化藝術之都;及加強文化傳播力。」
她又提到,澳門「一基地」作為國家賦予澳門未來發展的重要定位和方向之一,必須深挖澳門文化內涵,結合「文化+」的融合發展模式,跨界交流整合,發揮協同效應,着力聯動社會各界,結合澳門綜合度假休閒企業的優勢和力量,進一步擴大本地創作的傳播和影響,助力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
論壇涵蓋多元主題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執行董事王英偉說:「近期商業活動回歸澳門,旅客和博彩毛收入正在回升,經濟穩步復甦。澳門特區政府年初預計全年博彩收入可達到1,300億澳門元,其實上半年已達到800億澳門元,看好全年可達標甚至超越目標,」他還提到,「澳門良好的復甦應該是穩步,而非爆發性。」
另外,博覽會還設有論壇探討如何利用科技來提升觀眾對藝術和文化的體驗、潮文化和藝術與娛樂的未來發展。其中由新濠博亞娛樂2019年引入在亞洲國際娛樂展首次亮相的ArtBiz Asia,今年與亞洲綜合度假休閒產業博覽會攜手舉辦第二屆。論壇中,ArtBiz Asia涵蓋廣泛而多樣的主題,重點關注藝術旅遊、科技藝術、潮文化、藝術與娛樂等方面的趨勢。
ArtBiz Asia作為亞洲獨一無二的綜合獨家休閒產業藝術商業平台之一 ,憑藉其廣泛的網絡和全球觀眾的構成,致力於鼓勵行業專業人士和亞洲綜合度假村決策者交流溝通,並為綜合度假村中的藝術與娛樂帶來新的火花。澳門作為第二次舉辦該論壇的地區,邀請了相關官員及學者主講,希望為行業帶來啟發。
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會長、ArtBiz Asia創辦人張茜表示:「澳門是一座在東西文化的影響下有着豐富歷史和藝術積澱的城市,本屆的議題將從東西方藝術文化的共融發展開始,討論涵蓋酒店和藝術空間、體驗和藝術旅遊、城市與藝術旅遊目的地、科技和潮流文化等不同議題,最後以藝術與娛樂的未來作為展望,希望能夠大力推廣和促進藝術與商業在綜合度假產業中的交流,這也是ArtBiz論壇的願景所在。」
在主題演講環節,由澳門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分享文化產業創新賦能推動城市多元發展拉開序幕,多個知名文化藝術項目包括法國五月藝術節、和美術館、華潤置地、TR LAB、Artelli、ArTyReTro、BOAX、上海三體星人智能科技等負責人和項目主管等也出席並分享了經驗。藝術和娛樂的話題中,展會也邀請了重量級講者——金牌演唱會製作人謝嘉豪和資深國際級演藝界嘉賓高龍太郎分享前沿見解。
着力打造藝術旅遊目的地
而由《電笠》總編輯、清華大學哲學系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客座講師、當代藝術策展人張嘉榮主持的「打造藝術旅遊目的地」會談也頗為引人矚目。座談會上,各商業代表紛紛分享了對藝術空間的創新和實現。當中,華潤置地總部綜合體設計部創新藝術組負責人潘慧敏說:「2004年,在深圳的萬象城是第一次嘗試這樣的綜合型藝術空間。不過,從藝術家的創作開始,到底是誰在關注呢?受眾群體還是在大眾身上。公共藝術在商業空間中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對商業項目來說,考慮公共空間的關注度是重要的。另外就是功能的強化,比如說IP屬性,或者是傳播的定點。」她繼而展示了華潤置地近年來在各地實現的公共藝術空間,並且將其在商業上的運用介紹給參會者。
而另一個藝術空間「和美術館」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是安藤忠雄建築生涯中設計的第89座美術館,在至今方興未艾的美術館建設浪潮中,安藤忠雄是世界上設計美術館、博物館最多的佼佼者。2020年10月,在建築迷們的漫長等待中,嶺南文化重地、自古以來的魚米之鄉——廣東順德,崛起了一座融入光、水、風等自然元素,具有高質感空間和意境的美術館。「和」,既是創建該美術館的廣東最著名家族企業的姓氏諧音,更是寓意祥和、安泰,同時也蘊含藝術與空間融合的意念,而這些含意同時也傳遞出了「和美術館」的空間與設計構想。
「和美術館」品牌總監林嘉欣談道:「『和美術館』並不在熱鬧的地區,從而它只能成為一個目的地。」她希望這不是一個網紅一般的打卡景點,而是人們特地為之嚮往的終點。不是高不可攀,也絕非利用網紅咖啡店充數的藝文空間,而是集合了建築、展覽、人文於一體的純粹而多元的藝術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