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珏
上周,我率領亞洲青年弦樂團的香港青少年前往珠海參加交流演出,這也是「香港弦音匯中華交流計劃」珠海站的活動。這個計劃由我發起,亞洲青年弦樂團及香港弦樂團主辦,是一個為期3年的交流計劃,今年交流活動的主題是「灣區交融,奏響未來」。希望通過親身及實地參觀,加深青少年學員對大灣區的認識,開拓視野;同時通過多元的音樂及文化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身心發展,提升藝術造詣;特別讓學員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發掘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這次赴珠海交流團是陣容最龐大的,一行50多人,特別安排取道港珠澳大橋前往,小朋友親身體驗之後都讚嘆不已。親身體驗,往往才是最能開啟思考、提升思維的方式,從小朋友的成長中我能看到「開竅」的歷程。「開竅」是中國傳統說法,中國人講「七竅」是指雙眼、雙耳、鼻子雙孔和嘴巴總共7個孔竅,負責人的感官,所以「開竅」就引申為增長見識,頓時醒悟,明白過來。人生的成長、藝術的提升都需要「開竅」的過程。
我之前看到香港女演員、主持鄭裕玲(Do姐)採訪郭富城的節目,郭富城提到自己拍戲的「開竅」作品是2005年電影《三岔口》,陳木勝導演,張叔平擔任美術指導。當時對他的造型設計,一改以往的「偶像」包裝,剪頭髮不准化妝,但卻讓他放鬆下來,不再有偶像包袱,真正進入一個演員的狀態。鄭裕玲也說過自己的「開竅」作品是1979年與周潤發合演的電視劇《網中人》。
藝術上的頓悟、人生的開智都需要自己去親身體驗、感知、思考,才能真正有思想的飛躍,境界的提升。因此我們「香港弦音匯中華交流計劃」就是讓孩子們自己去看、去聽、去演、去想。這次我們亞洲青年弦樂團的香港基層孩子們,演奏了兩首西方曲子,也演奏了中國曲子《瑤族舞曲》,中西合璧的風格受到歡迎。他們有了機會去看大灣區其他青少年的表演,他們也很受啟發,有些是很大的樂團,70幾個人,對這些基層孩子來說,開闊他們眼界,他們通過這次的交流觀摩,也了解到改革開放45周年,我們國家的發展,他們也真正體會到互聯互通,交流合作,給他們的未來帶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這次在珠海除了演出,我還去講了一個大師班,分享了我做媽媽的一些經驗。怎麼能夠把下一代教育好?有些媽媽跟我說,和孩子交流不是很容易。其實我也在學習當中,因為年輕一代和我們想法很不同,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跟他們交流也需要一些技巧,其實我在《姚弦雅音》這裏的專欄以及同名微信公眾號的平台,一直都有分享我的人生經驗和感想。但最重要的,我覺得就是要為孩子們創造機會和平台,讓他們自己思考,總有一天他們就會「開竅」成長。這次我去珠海帶了50多個基層的孩子,其中有20多個孩子登台表演,另外30多個孩子雖然沒有機會上台演出,但他們在下面觀摩表演、認真學習,這些基層孩子們在大師班聽課也做紀錄,我看到他們寫的稚氣的文字非常感動,我覺得他們珍惜學習成長的機會就是「開竅」,未來真的無可限量。
「開竅」之後,人生就會有更清晰的目標,更認真的態度。有一首歌《一念之間》,是借用佛學的用語直指人心,歌詞中唱到「一念成了佛,一念成了魔,每個人做了心中的選擇」。人生就是面對各種選擇,「開竅」需要從人生經歷中悟得智慧,作出正確的選擇,真正獲得成長和滿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