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港人駕車北上深圳,遇到需要在路邊公共停車位停車時如何繳費?為方便市民在路邊劃有公共停車位的位置停車,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推出了一款名為「宜停車」的手機App。宜停車系統採用的是地磁感應技術,車主停好車後,打開宜停車軟件,點擊「我要停車」,輸入停車泊位號碼進行繳費即可,不需要識別車牌。注意停車後,需要在10分鐘內完成繳費操作。

內地手機號註冊 無需綁車牌

經過香港文匯報記者實際操作,該App只需綁定內地手機號註冊賬戶即可,無需綁定身份信息和車牌車輛信息,可支持微信、支付寶、數字人民幣、銀行卡等多種形式支付。

目前,深圳路邊停車位分三類收費,收費標準工作日和休息日不同。臨時停車3小時以內費用不高,以工作日為例,普通路段最低每半小時1.2元(人民幣,下同),繁忙路段最高每半小時6元;3小時之後普通路段每半小時4元,繁忙路段則最高可達10元,遠高於普通停車場收費,其目的是不鼓勵將路邊停車位用作長期停車位。

宜停車有預付費和後付費兩種付費模式,預付費要提前選擇購買時長,預先付費,車主駛離泊位時,系統會根據實際時長多退少補。若臨時想延長停車時間,需要手機在場操作再次繳費。

後付費停車繳費則需要綁定車輛及信用卡信息,其優點是不用提前設定停車時長,而是車開走之後根據停車時長自動扣費。對於有內地信用卡的港人車主來說,亦可選擇綁定信用卡,使用後付費方式,省去每次停車都要計劃好停車時長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