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隨着新一屆政府的土地房屋「三提」政策初見成效,團結香港基金早前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未來5年公屋輪候時間有望較高位減少一年半。報告展望,2023/24至2027/28年度在按時交付3萬伙簡約公屋的前提下,公屋年均落成量將達3.17萬伙,達到「長策」年均目標,而扣除簡約公屋後的公屋年均落成量則約2.57萬伙。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可望從2021/22年度的6.1年高位,下降至2026/27年度的4.6年,接近政府定下的績效目標,數字同時反映簡約公屋是短期不可或缺的額外補給。
報告預計,假設公屋用地及所有單位如期交付及落成,加上預期施政報告中提升建築效率的措施能有效改善慣性延誤,估計未來10年公屋總落成量可達約36萬伙,兌現施政報告表示已覓得土地興建的所有潛在單位供應,並超出「長策」目標約兩成。報告同時預測,未來10年最樂觀情況下公私營房屋落成量可共達55萬伙,較「長策」未來十年供應目標43萬伙多出28%。
「北都區」推進不能緩
不過,基金會指「北部都會區」是長遠房屋供應的關鍵,將佔第二個5年公營房屋60%供應量,同時亦關係私宅供應。若「北都區」推展順利,本港2028至2032年年均私宅落成可達1.88萬伙。因此,政府要確保未來10年供應達標,關鍵在於加快開拓「北部都會區」,提升土地交付效率,增加「熟地」供應儲備。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表示,目前基層住屋問題尚未解決,不少屈居劏房的市民仍在等待上樓,大量夾心階層和青年家庭期待置業。當局未來必須緊跟擬好的供應路線,在5年內着力減少公屋輪候時間,並在10年內達成「長策」公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香港建立穩健基礎以持續提升居住空間,逐步邁向更宜居城市願景。
主要假設
【情景1】公營房屋建設計劃的全數單位及簡約公屋均如期落成
【情景2】公營房屋建設計劃的全數單位均如期落成,不計及簡約公屋
【情景3】公營房屋建設計劃內16%的單位延誤落成*,不計及簡約公屋
註:*透過逐一比對過往十年的公營房屋建設計劃,結果顯示公營房屋單位在此期間的延誤落成比率為16%
資料來源:房屋局、房委會及團結香港基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