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端 全國僑聯副主席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
今年7月1日是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並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一年來,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落實習近平主席「四點希望」,香港發展迎來充滿自信和活力的新局面。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港考察調研,為落實「四點希望」作出重要指導,體現中央對香港的關心和重視。行政長官李家超銳意革新,對準施策,目標為本,積極作為,以「四點希望」帶領新一屆特區政府以更高的治理水平、更強的發展動能,推動社會各界謀發展、拚經濟,市民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去年7月1日,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並發表重要講話,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四點希望」堅定了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的決心和信心,為香港指明了發展方向。在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之際,回顧和總結香港落實「四點希望」為各方面帶來的積極變化,對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提高治理水平 增強發展動能
香港面對很多積累下來的問題,存在不少制約發展的因素。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是香港應對積久問題、排除制約因素的重要出路。李家超上任以來,施政「以結果為目標」,政府團隊「提質、提量、提效」,多方面入手優化特區治理體系和機制建設:施政報告政策制定起碼5年以至更長遠的發展藍圖;提出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和互動答問會,引入互動元素,為立法會議事論事升級提質,優化行政立法關係,理順特區治理;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提速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建大灣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等等。這些治理新變化,大力提升了特區發展質量和速度,許多發展問題可望得到解決。
發展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過去一年,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創新、金融、人才、營商等發展動能上亮點紛呈:在為科學園和數碼港兩大科研支柱進一步擴容的基礎上,推出新田科技城規劃,對重點企業和人才落戶香港更有吸引力,還大手筆成立100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在國家支持下,今年先後推出海外企業納入港股通、互換通和「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等,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兩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以積極進取的人才策略,在5個月之內批准人才申請4.9萬人,為香港發展大舉儲備必要人才;大力協助內地或海外公司在本港成立和擴充業務,其中大部分來自創新及科技、創意產業、財經及金融事務及家族辦公室等行業。在這些措施帶動下,香港聚焦發展拚經濟、謀長遠,香港社會全力起航,發展動能與日俱增。
排解民生憂難 維護和諧穩定
為改善民生、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特區政府破難而進,針對房屋這個頭號民生難題,大力推動「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填海工程兩大計劃,落實「簡約公屋」計劃,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目標在4年內把輪候時間由6年降至約4年半,讓市民看到告別劏房、「籠屋」的曙光;在交通、電力等公共設施方面,特區政府堅持以民為本,盡量減輕市民負擔;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促進政府、企業、民間多方合作,協助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這些社會民生的實際行動,貼地親民,針對性強,致力破解社會難題,回應了市民的生活需求,切實排解了民生憂難。
經歷修例風波和疫情衝擊,香港社會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和諧穩定局面。過去一年,香港經濟開始恢復升勢,今年首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2.7%,終止連續四個季度的跌勢,是近兩年最強反彈,今年全年經濟增長更預計達3.5%至5.5%。特區政府乘勢推出「開心香港」活動,多次派發消費券,刺激消費,活動多元,市民喜上眉梢;同時,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凝聚推動地區治理的正能量,推動共建和諧社區。經濟穩定,社會安寧,前景向好,市面氣氛開心熱鬧,市民在和諧穩定的大環境下,對未來信心更加堅定。
夏寶龍指導落實「四點希望」
中央大力支持特區落實「四點希望」。今年4月,夏寶龍主任來港考察6天,是歷來最長的行程。他踐行調研之風,深入了解香港各方面情況,為香港發展把脈,為香港市民解困苦、謀福祉,既體現中央對香港的關心和重視,又為落實「四點希望」作出指導。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香港這一年的發展重回正軌,特區政府施政高效到位,市民分享到經濟民生紅利。當前香港凝聚了謀發展、拚經濟、拚競爭力的最大共識,香港社會繼續按照「四點希望」推動社會發展,用好中央支持,開創發展新局面,定能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新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