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褐斑模印貼花人物紋雙繫瓷壺

長沙窯融合南北陶瓷燒造技術,首創瓷器釉下多彩工藝,並廣泛將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用於瓷器裝飾,開創了中國古代瓷器裝飾新風尚,奠定了唐代「南青北白長沙彩」的瓷業局面,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由大連市文旅局主辦,旅順博物館、長沙市博物館聯合承辦的《唐風妙彩——唐長沙窯瓷器精品展》目前正在旅順博物館展出,展期至今年7月26日。該展雲集189件(套)長沙窯瓷器精品,其中一級文物3件、二級文物38件。展品既攜帶着典型的中華文明符號,又具有濃厚的異域風格,向觀眾展示了長沙窯在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地位及對中外文化交流所作的重要貢獻。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宋偉 遼寧報道 圖片來自博物館

唐中期興起的長沙窯大膽吸收域外文化因素,其產品行銷海內外,是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璀璨明珠。長沙窯的繪畫、貼花、詩文裝飾內容極其豐富,反映了唐代社會百姓生活的民生、民俗與民情。長沙窯也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唐代窯址,已闢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長沙市博物館副館長張海軍介紹,長沙窯瓷器在國內很多省、市均有出土。北到石家莊,西至西安,南達西沙群島,東至揚州,發現了數以千計的長沙窯產品,有的出於墓葬、窖藏,有的出自遺址。出土器物品種甚多,且有不少精品,甚至有的在長沙窯窯址中也未曾發現過。

瓷器雕塑 千姿百態

張海軍介紹,雕塑作品是長沙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長沙窯瓷器的藝術特色之一。它採用浪漫主義手法,將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形意兼具,加之不同釉色的搭配,創作出大量的象形實用生活用具和活潑可愛的兒童玩具偶。「其雕塑藝術之獨特,產品品種數量之多,在中國古代陶瓷中是少見的。」

長沙窯中有一類極為精彩的瓷塑作品,各種動物造型的兒童玩具是其中的大宗。走獸類中,獅子的造型較多,另有部分鎮紙也設計成獅子狀。動物形象的玩具哨也頗有特點,以鳥類形象居多,通體渾圓,憨態可掬。動物形象瓷塑的題材豐富,形意兼具,造型稚拙可愛,盡見童心童趣。

在長沙窯瓷塑製品的實用器中,水滴(向硯台之內注水的一種文房用具)尤為值得一提。瓷水滴多為橢圓形腹,圓餅底,有的器腹塑管狀流,有的直接以獸口大張為流,提梁或為橋形或作龍柄,器身多塑為獅狀獸形。這類動物形水滴器型雖小,卻塑造得形神俱佳,是長沙窯瓷塑中的佳作。

張海軍說,長沙窯大量人物類瓷塑作品都是對現實生活人物的刻畫,多為青釉,以褐彩或褐綠彩裝飾。有托球、抱瓶、盤坐吹奏、垂首沉思各類姿勢,有的刻畫入微栩栩如生,有的略具其形而極得神髓。還有一批人物瓷塑,或騎馬或騎獅,人與動物之間的互動關係塑造得明快而生動。

瓷藝裝飾 詩情畫意

長沙窯集南北瓷藝裝飾技法之大成,以釉下多彩工藝為基礎,吸收多元的文化成分,尤其注重借鑒中國書畫的筆墨傳統,以形寫意,講究韻律,形成了獨特的裝飾風格,開創了中國彩瓷文化的先河。

張海軍介紹,長沙窯彩釉有釉上彩、釉下彩等多種裝飾技法。釉上彩多以乳濁白釉為底釉,再施以色釉燒造,釉彩易脫落。釉下彩是在胎體上施彩釉後再罩青釉燒造,表層釉色清亮透明,底層釉彩鮮艷牢固。釉下彩分單彩和多彩兩類,以點彩、塊(斑)彩、條彩、線彩為表現形式,裝飾內容以詩詞書法、繪畫為主。

長沙窯的模印貼花藝術頗具特色,有人物、動物、植物等各種題材。其製作過程是先製模、翻範、印貼花,然後將貼花粘貼於瓷坯的相應部位,最後掛釉燒成。模印貼花多附於瓷器的「繫」和「流」的下方,為器物裝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展品中的國家一級文物——青釉褐斑模印貼花人物紋雙繫瓷壺,就展示出長沙窯模印貼花器製作技藝精湛,人物類紋飾更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作為製作模印貼花器物的工具,窯工們常在模具表面或側面刻上銘文,有的是窯口的名字,有的是模具生產的年號,也有流行的名言詩句。展品中另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大和五年」銘器耳印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長沙窯創造性地將詩詞書法、繪畫植入瓷器的裝飾,使瓷器成為書畫藝術的載體。花鳥畫在長沙窯瓷器繪畫中為數最多,成就最為突出。人物畫數量不多,但特色鮮明,畫面線條切合唐代工筆人物畫「鐵線游絲」「吳帶當風」的技法特點。值得一提的是,長沙窯人物畫中不乏異域人物的形象,這是唐代長沙與海外貿易交往密切的明證。

「海絲」繁盛 瓷器外銷

晚唐時期北方持續戰亂,陸上絲綢之路逐漸凋敝,海上絲綢之路的作用日益凸顯。長沙窯主動吸收和植入域外民族文化元素,其產品憑借發達的水路交通,從湘江之濱出發,過洞庭,下長江,遠銷海上絲綢之路沿岸的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與越窯、邢窯比肩的唐代重要的出口瓷窯,為推動唐代海外貿易發展和中西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海域「黑石號」沉船上打撈出6萬多件唐代瓷器,其中長沙窯瓷器達56,000餘件,表明長沙窯瓷器是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大宗外銷商品。「黑石號」沉船出水的長沙窯瓷器中,絕大部分是各式瓷碗。口沿內外塗飾對稱的四處略呈半圓形的褐斑,碗內繪釉下褐綠彩各種紋飾。

張海軍介紹,長沙窯外銷分兩條路線,東線銷往朝鮮半島和日本群島;西線銷往東南亞、南亞、西亞及非洲等地。20世紀以來,在東、西兩線沿岸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均出土了長沙窯瓷器。長沙窯瓷器生產延續時間長久,器類包括茶具、酒具、文房用具、玩具、佛事用具及其它生活日用品等,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千年前的長沙匠人們將愛恨離愁自由書寫在瓷器上,這些瓷器或走入千家萬戶,或漂洋過海,雖非名家所作,但那些灑脫的書法字跡、真摯的情感至今依舊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