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田科技城已展開規劃。 資料圖片

「北部都會區」由2021年10月提出,為歷史的選擇,也是時代的選擇,有助促進港深優勢互補、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會以新界北部作為發展核心,涉及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的土地,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

同時,為強化建設「北部都會區」的治理體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由行政長官親自帶領作高層政策指導和監督,並會成立由財政司司長主持的「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由專家和社會人士出謀獻策,並於昨日成立「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

此外,「北部都會區」計劃涵蓋土地發展、房屋供應、交通基建建設、生態保育、產業發展,以及政府及社區設施等領域,目標是五年內為所有發展項目啟動收地程序,十年內完成平整新發展土地和落成新增單位各四成,並提高發展密度,住宅用地最高地積比率為6.5倍,商業用地則為9.5倍。

李家超早前透露,「北部都會區」開發之區域以香港北區(尤其是粉嶺、古洞、羅湖),以及元朗區北部和洪水橋為主,並且致力於城鄉共榮和積極保育,預計會以「雙城三圈」之計劃實施,而其中大部分其他發展項目已展開規劃,包括新田科技城。

他續指,政府會在區內規劃多項亮點設施,包括文化設施群、專上教育院校、大型體育設施等,並將落實新積極保育政策,逐步收回具生態價值的私人濕地和魚塘,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於2024年把紅花嶺一帶約500公頃指定為郊野公園,也會於同一年逐步開放中英街以外的沙頭角,推廣文化生態旅遊。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