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有本地零售業者早前報案表示,其海外信用卡資料被盜用,更在零售商網上購物平台購買大量日常生活用品。警方調查後,於前日展開代號「銀山」行動,搗破一個盜取海外信用卡資料的犯罪集團。涉案者利用在海外盜取的信用卡資料在本地網上購物,然後轉售圖利。警方在行動中檢獲367張信用卡、奶粉、洗衣液等贓物,相信他們在一個月內進行4,400宗交易,購買了270萬元貨物。

重新包裝貨物後出售圖利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昨日講述案情指,犯罪分子利用在歐美和中東國家盜取的信用卡資料,包括信用卡號碼、授權碼、持卡人個人資料等,交給同黨在香港的零售商平台刷卡購買貨品,然後送往他們租用的貨倉,再重新包裝後出售套現。
調查發現,犯罪分子在網上購買貨品,一般以較低金額日常用品為主,由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目的要避開網店要透過銀行授權交易的安全措施,亦可減低卡主察覺信用卡被盜用的機會。
警方調查鎖定犯罪集團的貨倉,於前日根據犯罪分子訂購的貨品送貨地址,派探員喬裝送貨,同時在附近監控派遞。當貨物送抵上水嘉一工廈地址時,警員隨即進入貨倉單位調查,發現倉內有3名(20歲至29歲)內地男子,以涉嫌串謀詐騙和違反逗留條件將他們拘捕,並檢獲大批贓物。
警方呼籲零售業界,在每宗網上銷售交易中提供一次性驗證碼功能,市民亦應該保護好信用卡資料,不要輕易將信用卡資料交給其他人,或者輸入來歷不明的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如手提電話無故收到信用卡一次性驗證碼,但市民無作出任何交易,應立即聯絡有關的發卡銀行查明原因。另外,警方建議市民不要啟用自動輸入一次性驗證碼,要留意每一個一次性驗證碼的短信內容,以防信用卡被人盜用。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