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店舖推出消費券優惠,吸引市民消費。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第二期最快7月16日發放 財爺料可帶來130億元消費力

第二期消費券最快將於7月16日發放,合資格市民下月5日至27日可申請「轉會」,轉用其他支付工具收取第二期消費券金額。另外,首期計劃未滿18歲、未合資格領取消費券的市民,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宣布,只要有關市民在昨日(5月29日)或之前年滿18歲並符合其他資格,即可補回之前未領取的消費券。陳茂波預料,第二期消費券將為市場帶來130億元消費力,希望可進一步鞏固復甦動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香港特區政府已於4月16日向約640萬名現有登記人發放第一期消費券,並預計第二期有650萬名合資格的香港永久居民和新來港人士,最快7月16日獲發放餘下2,000元消費券;透過不同入境計劃的合資格來港居住和升學人士,則獲發1,000元消費券。昨日或之前年滿18歲的合資格市民,將分別於7月16日和10月16日分兩期獲發共5,000元(香港永久居民或新來港人士)或2,500元(不同入境計劃的合資格來港居住及升學人士)消費券。

預計約10萬人合資格領半額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庫務) 莊國民強調,只要滿18歲、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新來港人士,或透過不同計劃來港居住升學的人士,在未有永久或意圖離開香港下,就可以獲發消費券。他稱,由於登記人士「有入有出」,估算今次透過不同計劃來港、領取半額的合資格人士,與第一期一樣為數約10萬人。

關於如何判斷「沒有永久離開或意圖永久離開」的定義,莊國民表示,會有多項考慮因素,包括「是否在沒有特定原因下在過去36個月一直不在香港」、「以永久離港的原因,提交有效申請,以在65歲前提早提取強積金或職業退休計劃」、「在海外簽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並無意圖在可見未來返回香港」,但他亦表示,會整體考量,在綜合考慮完後,再判斷該名人士是否符合資格。

莊國民續稱,去年有24萬名登記人因提早取走強積金,獲發短信通知不符獲派消費券資格,當中17萬人最後成功覆檢,重獲領取消費券資格。他相信,今年這類人士比去年大幅減少,「因去年首次做(審查),而今年主要看去年6月到現時領取強積金的兩萬人(是否需要DQ),返咗嚟香港工作同生活,見到證據會發返消費券畀佢哋。」

合資格者下月可申「轉會」

此外,新登記人士或需要轉換領取消費券儲值支付平台,市民需於網上或者親臨全港九間臨時服務中心,在下月5日至27日期間完成登記。若市民決定不「轉會」,會繼續沿用上次發放消費券的工具。莊國民表示,回看去年的經驗,「去年我們有8個服務中心時,市民基本上不用多等待,到場都可即時接受服務,今年增至9個,這些臨時服務中心分布新界東、新界西、九龍和香港,加起來一共有170個櫃位,可以服務到很多市民。」

對於過去一年有不少市民領取樂悠卡,有市民疑問應該用哪一張八達通卡去領取消費券,莊國民稱,市民不需擔憂,如現正收取第一期,即4月發放消費券所用的八達通卡仍然有效,可以繼續使用該八達通卡收取第二期消費券,無須辦理任何手續。

對於消費券計劃過去均有違規套現情況出現,陳茂波表示,消費券計劃目的是希望鼓勵市民消費,一起拉動經濟,無論是飲食、購物或是使用服務,但迄今共80間商戶涉嫌參與違規套現,警方共拘捕5人,「大家可以看到,在吸收社會意見後,消費券的使用範圍已經很廣闊,在很多範疇均能應用,所以真的無須將其套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