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警方根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的毒品問題報告分析,發現近期南美洲的古柯葉產量持續上升,導致可卡因提煉成本減低及在毒品市場價格下降,販毒集團偷運來港囤積販售的風險增大,故加強情報搜集,並鎖定一個分散儲存毒品的犯罪集團,在兩個工廈單位和4個迷你倉內截獲共592公斤可卡因及91公斤大麻花,市值超過6.5億港元。涉案4名男子被捕,並控以「販運毒品罪」,今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
凍魚混大麻花 圖魚腥味掩飾
毒品調查科高級警司陳江明昨日表示,該販毒集團有黑社會背景。他們招攬不同人租用工廈單位和迷你倉,並協助轉移和販運,以切割方式分散被警方追查的風險,以及利用假貨單掩飾毒品。今次檢獲的大麻花混雜急凍魚類貨物中,企圖以魚腥味掩蓋大麻花氣味,然後透過合法途徑流入香港,並在毒品市場出售。
本月24日晚上,探員在觀塘巧明街工廈單位外截查一名目標男子,將他帶返單位內搜查,結果檢獲120磚,每磚重1公斤的可卡因。25日凌晨,探員又在偉業街一工廈單位外截查兩名男子,並在單位內發現大量急凍魚類貨物,在貨物內檢獲160包重約91公斤的大麻花。
由25日至昨日凌晨,探員再搜查葵涌、紅磡、荔枝角及土瓜灣的4個迷你倉,再檢獲472磚、每磚重1公斤的可卡因。該些可卡因的包裝與巧明街毒品倉庫檢獲的包裝一致。
警方在搜查毒品倉庫時拘捕的3名男子,分別姓蘇(32歲)、姓陳(25歲)及姓梁(31歲),其中兩人為建築工人,另一人為廚房工人 ,負責包裝、運送及轉移毒品。至25日下午,警方在落馬洲支線口岸,拘捕涉嫌為販毒集團租用涉案單位、企圖逃離香港的姓莊(32歲)男子。
警加強情報搜集頻破毒窟
警方表示,本月12日在屯門一工廈也破獲一宗227公斤可卡因毒品案,正追查兩宗案件是否有關連。警方會繼續以情報主導方式打擊販毒,在源頭阻截毒品流出本地市場,阻止毒害。
警方荃灣警區特別職務隊探員亦於早前鎖定屯門一個涉嫌作為製毒工場和毒品分銷儲存倉庫的私人住宅單位。本月25日晚上7時,探員搜查管翠路的目標單位內檢獲約1,400克懷疑霹靂可卡因及製毒同包裝工具,包括電磁爐、煮食煲、蘇打粉、染色劑、電子磅、熱熔機等,檢獲毒品市值超過180萬港元,單位內姓錢30歲男子被拘捕。
另外,海關毒品調查科早前經調查後,鎖定港島太古一個約500呎住宅單位,於本周二晚上持法庭搜查令進入單位調查,檢獲3公斤可卡因及24克霹靂可卡因毒品,市值約330萬元,相信毒品主要供應港島區。人員隨即展開埋伏監視,至前日下午,一名報稱任兼職工人的20歲青年進入單位時被埋伏的人員拘捕,被控以「販運危險藥物」罪名,今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