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強
莽莽林海傲長空,興安八萬聽濤聲。永凍層下蓄神奇,漫山遍野藍莓生。
一路向北,在中國最北極的大興安嶺密林永久的凍土層中,生長着一種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五大健康水果之一的野生「水果皇后」——中國北極藍莓。
藍莓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還伴有一絲羞怯與苦澀,是記憶中愛的味道。藍莓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這回味中有幸福、有憂傷。熟稔藍莓的人都說,藍莓就是人生的味道……
小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是在大興安嶺密林中長大的。那時,我們幾乎天天在老林中與駝鹿、黑熊、野豬、猞猁、狼、狐狸、狍子、雪兔、啄木鳥、貓頭鷹、斑鳩、布榖鳥等為伍;與野藍莓、野李子、野草莓、野葡萄為伍;與靈芝、木耳、蘑菇為伍;與黃芪、黨參、玉竹、木靈芝、五味子為伍……大山裏數不盡的寶貝,是我永遠的記憶。
那時,我們一幫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秋天的時候就去大山裏採木耳、採蘑菇,採到的山貨再拿到集市上去賣。每次都會賣不少錢帶回家,每當這時,父母就會很開心。野生山貨很值錢,採山貨的人就愈來愈多,附近山裏的山貨就少了。為了能採更多的山貨,我們就去幾百里外的密林中搭個窩棚,一住就是五六天。那時,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進山也不怕迷路,穿過黑森森的林子,蹚過一條又一條洶湧的河流,最後到達人跡罕至的地方,用樹枝搭個簡易窩棚,住下。說是窩棚,其實就半米來高,晚上能鑽進去睡覺就行。安營紮寨後就開始去周邊採山。當時年齡小,走幾百里路,帶不了多少乾糧。平時都是省着吃,可那樣的年齡,又整天在森林裏穿越,體力消耗大,飯量也就出奇地大。遍地藍莓,夥伴們餓了,隨時餓隨時吃。開始的時候,一口氣吃得很多,有時吃着吃着就會犯睏,而且還會在吃多的時候渾身輕飄飄的。後來才知道,藍莓中的花青素含量極高,營養價值更高。但是,花青素攝入量過大,會導致人醉酒一樣困頓嗜睡。我們採山累了,吃一頓野生藍莓後,就能在密林中的草地上美美睡一覺。醒來後,身輕如燕,繼續採山。
多年後,對藍莓的濃濃記憶,成了一種情愫。大興安嶺的藍莓,有很多傳說。說在很久以前,因為地處高寒和高緯度,天氣寒冷,無霜期短,大興安嶺的水果和蔬菜都不能生長。一天,天宮裏的藍莓仙子和紅雅仙子隨王母娘娘凡間巡視,當她們來到這裏的時候,王母娘娘口渴,便叫藍莓仙子和紅雅仙子去給她尋找水果。可是,兩位仙子找遍了所有山野和百姓家,卻什麼也沒有找到。她們詢問當地人,為什麼這裏沒有水果。當地人說:「這裏一直都是天寒地凍的狀態,吃不到新鮮蔬菜水果的……」
兩位仙子不忍讓這裏的百姓因長期吃不到水果而影響身體健康,她們便懇求王母娘娘,自願留在了人間,分別化身為藍、紅兩種果實。藍莓仙子所化之身為「篤柿」,即藍莓;紅雅仙子化身為「雅格達」,即紅豆,從此滋養着興安的百姓。正所謂「婷婷碧麗落人間,清古風姿也嫣然」。
其實,這只是個淒美的傳說罷了。
真實的大興安嶺是冬長夏短,北緯53度的高緯度,無霜期只有90—110天。漫長的冬季長達七八個月,日照時間非常短;夏季只有3個月左右時間,但日照時間可長達17個小時。這裏平均氣溫為-3℃,最低溫度-55℃,早晚溫差很大。這樣的氣候極其適合藍莓生長。
大興安嶺有森林濕地和沼澤濕地100多萬公頃,永久凍土層有效地阻隔了地表水的下滲,有益於形成常年積水的濕潤環境。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土壤條件等地理環境,孕育出了植株喜陰、果實喜陽、喜酸、喜濕、耐寒的中國獨一無二的北極藍莓。
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翦伯贊讚美大興安嶺:「無邊林海莽蒼蒼,拔地松樺億萬章。久矣羲皇成邃古,天留草昧紀洪荒。」可惜的是,那個時代,北極藍莓還沒有被發掘,縱然身為歷史學家和教育家,也不知道,就在他深深讚美的那片原始森林裏,生長着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活性,屬高氨基酸、高鋅、高鈣、高鐵、高酮、高維生素的營養保健果品的北極藍莓。《明外史·本傳》中記載,名醫李時珍年輕時患有眼疾,偶有視物不清、目澀模糊,後採藥至韃靼(今內蒙古、黑龍江北部)時,發現根部生長在常年冰凍層中的藍色漿果(藍莓)對此症有奇效。李時珍自此經常食用,到晚年仍耳聰目明,遂告知當地鄂倫春族人:此物潤目,多食無妨。
大興安嶺盛產藍莓已有30多年歷史,林區百姓以出售野生藍莓原果及果汁為主。隨着人們對來自大森林產品的消費趨熱,大興安嶺野生藍莓資源的稀缺性和獨特性吸引了人們關注。一簇簇、一叢叢、一片片如紫色寶石般散布在原始老林中的野生藍莓一舉成名,成為大山裏的新寵。在大興安嶺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面積5,608平方公里的阿木爾因藍莓叢生,被中國經濟林協會評定為「中國野生藍莓之鄉」,同時也被命名為「中國藍莓小鎮」,至今成為遊客的打卡地。
而今,我已經離開了莽莽林海大興安嶺。但對那裏的一切記憶,都如永遠不能忘懷的野生藍莓——酸酸的、甜甜的,還伴有一絲羞怯與苦澀,是記憶中味道、人生的味道,更是愛的味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