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奈良女子大學犯罪學教授岡本秀夫警告說,社交平台讓網上招募變得更容易,指出日本現時有大量年輕人或會被網上招募的巨額報酬吸引,進行犯罪活動。
主腦隨時「棄棋子」風險低
岡本秀夫指出,這些年輕人並沒有意識到當中的重大風險,「對於真正參與搶劫的人來說,風險是巨大的,但對在網上策劃犯罪的人來說,被招攬犯罪的年輕人是隨時可被拋棄的『棄子』他們不會受到保護。」
日本傳媒訪問當地一名前警官,問到不少搶劫案的被捕人士都是16至19歲的青少年,主腦是否看中他們年紀未滿18歲,受法律保護可免被公開名字,以及在判決可從輕處理。該名前警官指出,這些青少年所犯的罪行不輕,即使未成年也會被實名報道,而且也可能面對與成年人同樣的重罰。
曾任職檢察官的律師上原三雄則表示,一些犯罪組織會操控着參與犯罪的青少年,讓他們不會離開。」據悉東京一宗搶劫案的一名嫌疑人曾告訴調查人員,安排他參與案件的犯罪組織「知道我是什麼樣的家庭,知道我的房子。我覺得我出不去了」。
警方稱,嫌疑人之前被網上一個招聘廣告吸引,對方要求他通過加密的Telegram應用程式發送一張自己的駕照照片,他稱後來有一名可疑人士來到其家裏,讓他「擔心對方會對我的家人做什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