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專題組)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增加煙草稅後,五花八門的走私煙湧現香港市面。香港文匯報持續追蹤發現,冒充大路牌子的私煙已大減,取而代之是「雜牌」、俗稱「白牌煙」雄霸私煙市場,從入口、「艇仔」分銷,到零售發售都甚有組織性。香港文匯報今起分三輯拆解其產業鏈內幕。本輯,記者順藤摸瓜,直搗疑似引入私煙的代理商及其巢穴,經調查發現該公司過去3年都有向海關申請許可證從越南輸入一隻不知名的香煙來港,每次入口量都不多,繳納不多的煙稅,報稱的入口量與記者在市面見到的流通量不符。據悉,這就是「白牌煙」的運作手法,先為小量香煙報關稅換取許可證,再利用許可證沒有綁定香煙批次的漏洞,重用該證偷運大量未完稅香煙來港。
自從香港早前上調三成煙草稅、每包香煙零售價一般加至73.75元後,私煙集團搶佔市場的攻勢更白熱化。香港文匯報繼早前踢爆油尖旺多區逾三成士多、報紙檔公然販賣平價的「雜牌」煙後,近日再次了解後發現問題惡化,一些過去沒有出售「雜牌」煙的檔攤也加入戰圈,售價一般介乎每包40元至50元不等,比香港特區政府徵收的每包約50元的煙稅還要低。假設這些「雜牌」煙有完稅,豈不是以成本價,甚至蝕本價出售?
完稅單據無註明批次淪「萬能KEY」
據行內人士介紹,香港私煙過往都會打着大路牌子(如萬寶路、萬事發等)旗號,聲稱是其他國家地區出售的正牌香煙,或者是翻版香煙,走私來港發售,但這種私煙很容易被戳破,因為大牌都有版權持有人,他們分得清是正牌、水貨,抑或冒牌。

私煙假冒大牌子容易敗露,漸漸被私煙集團淘汰,取而代之是一種知名度低的「雜牌」私煙。它們多數產自東南亞「山寨廠」,煙盒包裝則符合香港特區政府要求,附有健康警告圖案。
香港報販協會主席林長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經營這類私煙的不法分子會為小部分的「山寨煙」向香港海關申請進出口牌照和許可證,「他們同時有好多櫃的香煙入境香港,只有一櫃循合法途徑抵港及送入保稅倉,出貨時清繳稅款,收到完稅單據後,就用這張單據套用在其餘多櫃未完稅私煙上。」
他解釋,完稅單據沒有註明批次,使單據淪為「萬能KEY」,套用在未完稅的另一些批次香煙上,也能胡混過關,行內人士將這種只繳一部分煙稅的私煙稱之為「白牌煙」。
查煙盒條碼搵經銷商地址人去樓空
為挖掘其運作,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市區不同士多、辦館購買了4包「白牌煙」,大都沒有標明產地及代理商資料,以防被追查來歷,但棋差一着的是某品牌一款「Yellow Menthol」口味的香煙包裝上有一個條碼。香港文匯報記者遂翻查該條碼,成功追查到一間名為「KXX HX TRADE DEVELOPMENT CO LTD」的香港公司,以及一個位於葵青區的工廈地址。於是登門查個究竟,發現上址疑似是共享辦公室,但這個「煙竇」已人去樓空。


記者再透過公開註冊資料發現,該公司報稱地址為九龍塘一唐樓21層C單位。記者到現場發現該唐樓樓高僅4層,沒有21層,該公司可能用虛假地址,掩人耳目。
再深挖KXX HX公司的底蘊,線索再次浮出水面。記者在幾份網上資料中發現,該公司於2020年至去年曾由越南向香港入口該雜牌不同口味的香煙來港,並向海關成功申請入口許可證,惟每次輸港的香煙數量不多,以「Yellow Menthol」口味為例,2020至今總共入口僅1.2萬包,但記者近月巡查多個「白牌煙」零售點均見到該款香煙,流通量與其報稱的入口量不對稱,不禁令人懷疑該公司就是利用完稅單據的漏洞,運入大批未完稅的香煙來港。

完稅煙銷情減半 白牌煙暴利十倍
「白牌煙」的利潤相當驚人,根據代理商KXX HX的公開文件顯示,它去年向香港海關報稱「Yellow Menthol」口味的香煙每500包入口價為173美元,拆合約1,358港元,換言之,每包入口成本僅2.72港元,即每條(10包)27.2港元,但私煙集團就以每條200港元至300港元的批發價賣給零售商,批發每條「白牌煙」獲利直逼10倍。

「艇仔」宣傳猛烈 利誘商販入貨
「白牌煙」瞞天過海來到香港後,就需要分銷予各零售商。有報販向香港文匯報記者透露,私煙集團近年招攬大量俗稱「艇仔」做分銷商。他們自稱為煙草公司的推廣員,到各區向士多、報攤等零售店舖兜售,每條「白牌煙」批發價介乎200至300元,還有訂五條煙送一條的額外優惠。商販若以每包40至50元出售,每包利潤20元,是正牌完稅煙的5倍,豐厚利潤下吸引不少商販入貨。
報販波哥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報料稱,自今年政府加煙稅後,其攤檔的完稅香煙銷售額已減少一半,「我哋報販主要盈利來自賣煙,過去賣(完稅煙)62蚊一包,賺4蚊,𠵱家賣74蚊一包,都係賺4蚊多啲,但係整體銷量少咗一半,收入差唔多減半。」一些舊區的私煙問題最為猖獗,「唔少煙民唔會理會香煙口味、品牌,為慳錢都走去買私煙,咁我哋做合法生意嘅報販就慘了。」
有見商販經營困難,私煙「艇仔」乘機發動猛烈的宣傳攻勢。波哥說,短短一個多月內就有多個效力不同私煙集團的「艇仔」兜售私煙,「以前嘅主要兜售手法係,派吓宣傳單及卡片,而煙稅增加後,好明顯佢哋(私煙集團)宣傳力度加大,請咗大批後生仔(艇仔)過來游說,來嘅次數多過以前好多,我呢度已經收到唔同幾間私煙商嘅宣傳品。」
波哥引述這些「艇仔」會聲稱「我哋公司最近推出XXX品牌香煙」、「多買多送」諸如此類,隻字不提「私煙」,但波哥堅信這些煙必定來歷不明,「煙稅已經50蚊,佢哋宣傳嘅嘢,入貨價低於煙稅已經好唔合理,連建議零售價都低過煙稅,呢啲仲唔係私煙?」
波哥還說,這些人所推銷的香煙幾乎都是雜牌,「基本上都未聽過呢啲牌子,佢哋想點印個包裝都得啦!」
物流甚有組織 電召即時送貨
私煙的物流也甚有組織,波哥說:「打電話預訂即可送貨,和正牌完稅煙訂貨流程基本類似。」但為減低風險,私煙集團會經專屬車隊或速遞運送,而不會聘用普通送貨車隊,且發票也十分簡陋,波哥說:「正牌煙會提供列明產品名稱的正式收據,私煙販則表示至多提供一張手寫單據。」
販賣私煙利潤相當可觀,但波哥認為始終是「不義之財」,且隨時會因為販賣私煙惹上官非,甚至牢獄之災,故他對所有的「艇仔」都斷言拒絕,「我認為賣私煙,對成個行業、市場,報販們都係一種傷害,違法之餘,係一種不良競爭,令一些守法的報販無啖好食,搞亂市場,仲會食壞人,希望同行(報販)不要參與私煙販賣!」
【專家之言】出售購買管有私煙皆違法
與大牌香煙相比,「白牌煙」外觀包裝除了印刷粗糙外,其他並沒太大區別,都印有香港特區政府規定的警告圖,故不少售賣這些雜牌煙的商販均堅稱不是私煙,而是「新牌子香煙」做推廣,「做促銷、賣得平。」香港報販協會主席林長富提醒,出售、購入,以至管有未完稅香煙都是違法行為,呼籲報販切勿為一時的「快錢」鋌而走險,煙民購買私煙也屬刑事罪行,不要以身試法。
使用劣質煙草壓低成本
林長富向香港文匯報展示私煙代理向報販等派發的廣告,顯示有香煙標榜是歐洲及韓國出品,並有海報宣傳有關香煙品牌媲美不同的主流大牌香煙等,但每包山寨煙的生產成本僅數元,其餘成本就只有運費,利潤比大牌子走私煙高,「這類香煙用的是劣質煙草,沒有品質監控,工廠衞生情況亦極差,每包生產成本只要數元,所以利潤十分高,不法分子更預咗會有部分未完稅香煙會被截獲,因此盡量壓低生產成本,就算一個貨櫃被截,損失也不多。」
他表示,海關已十分積極打擊私煙,但仍是杯水車薪,以2019年為例海關截獲5,500萬支走私香煙,去年上升超過10倍達7.3億支,「那未有堵截流入巿面會有多少?」據了解,「白牌煙」給零售商的利錢也比大牌私煙高,吸引不少零售商鋌而走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