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市民去年於港鐵站領取消費券。 資料圖片

八達通「拍卡」先領交津後取券 餘額超上限可分多次領取

市民期待的新一期3,000元電子消費券將於明日(16日)發放。特區政府昨日提醒市民,須確保已登記收取消費券的支付工具仍然有效,若長時間沒使用或會無法領取消費券,市民可聯絡營辦商處理,重新啟動賬戶。若遺失或已停用原有賬戶,可按政府消費券網站指引辦理手續,約兩三周後可用新賬戶領取。由於同日可領取新一個月的交通津貼,並與領取消費券採用同一系統,政府提醒,市民在「拍卡」後會先領取交通津貼,餘額才是消費券。由於八達通上限只有3,000元,卡內有餘額時就沒法一次性領取全部消費券,但只要八達通內有餘額上限空間,就可以隨時領取餘下的電子消費券。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財政司司長私人辦公室政策統籌主任李文成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若巿民利用八達通領取消費券而擁有不只一張八達通,須使用去年成功登記的八達通到相關服務點拍卡領取。以八達通領取首期消費券的最後限期為今年9月30日,巿民有5個月時間使用首期3,000元。由於政府發放消費券的原意是刺激消費,因此八達通用戶要待用完首期消費券後,才能於下一個月的16日(最早為7月16日)領取第二期2,000元消費券。

商戶紛展開促銷活動

至於透過其他支付工具領取消費券的市民,將劃一於4月16日及7月16日收到兩期消費券,使用有效期分別為10月31日及明年1月31日。

不少商戶趁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展開促銷活動,如連鎖超市7-Eleven買300元現金券再送一張30元券;惠康買1,000元禮券送50元禮券及30元現金優惠券各一張;萬寧有禮券及折扣優惠,最高可合共扣減420元;新鴻基地產在12個商場推出「消費券賞上賞」,有會員卡的顧客以電子貨幣消費滿指定金額,可獲贈最高930元商場電子優惠券等。

邵家輝:助零售追淡季營業額

立法會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4月上半月香港零售市道很一般,政府選擇於復活節後推出電子消費券,有助零售業追回復活節期間銷售淡季的營業額,「今個復活節假期大批市民外遊,雖然有些海外遊客來港,但由於復活節並非內地假期,內地客不多,消費力流出比流入多,如在月初推出消費券,可能很多市民選擇用消費券購買旅遊套票。」

他指出,復常後零售業快速復甦,旅客和人流增加,不少店面再現人龍,尤其鐘錶、珠寶、名牌店舖營業額快速增長,「推出電子消費券為經濟復甦添薪加柴,對增加復常氣氛有很大幫助。」為此,很多店舖都趁消費券推出促銷活動,特區政府亦努力推動「快樂香港」,吸引更多遊客來港,「市民領取消費券後開心購物,遊客看到那麼熱鬧促銷的氛圍,也會感到開心,提升消費意慾,商家增加利潤,又助益香港經濟振興,可謂一舉數得。」

2023年消費券計劃

領取資格和金額

◆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新來港人士:兩期合共5,000元

◆透過不同優才、專業人士和企業家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和來港升學的合資格人士:兩期合共2,500元

領取日期

以支付寶香港、BoC Pay、PayMe from HSBC、Tap & Go「拍住賞」或WeChat Pay HK賬戶領取:

◆第一期3,000元或1,500元:

4月16日領取,有效期至2023年10月31日

◆第二期2,000元或1,000元:

7月16日領取,有效期至2024年1月31日

以八達通領取:

◆第一期3,000元或1,500元:

4月16日至9月30日領取

◆第二期2,000元或1,000元:

用完第一期消費券後

於翌月16日領取(7月16日至11月16日發放)

資料來源:政府2023年消費券 計劃網站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