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和網絡盜竊是虛擬資產行業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去年全球就有價值38億美元的虛擬資產被盜竊。陳廷謙律師向香港文匯報指出,如果傳統銀行賬戶失竊,受害者可報警通知銀行立即凍結戶口,之後再處理,然而虛擬資產的特性是去中心化,沒有中央機構,交易一旦發出便無法復原和暫停,因此要追討相當困難。
多牽涉不同司法區 難舉報
他指,大部分虛擬資產盜竊都不外乎三個地方,一是在中央交易平台的賬戶被盜,這些平台由於沒有門市或實體店,又或者屬於離岸公司而沒有香港辦事處,因此要即時舉報盜竊或追尋被盜資產有一定困難,而資產亦會瞬間被多重轉移。第二,「熱錢包」屬真正去中心化,沒有客服,用戶失竊就只能聯絡當地執法部門嘗試尋求協助,但往往由於牽涉多個不同司法管轄區,難以迅速反應。至於「冷錢包」因為屬線下,所以是最安全,但如果不幸誤中詐騙圈套而將資產轉交給騙徒,亦難以尋求中央平台復原或暫停交易。
若不幸中招,陳廷謙建議,受害人可以嘗試去信交易平台要求披露可疑賬戶資料;亦可透過線上的區塊鏈分析工具,分析鏈上交易的公司,聯絡這些公司幫助。惟一般而言,騙徒取得資產後,極少會將資產轉移到中央交易平台,他或會用混幣器「洗錢」,令受害人難以追查線索。至於監管機構則可以圍繞KYC和AML,以防止虛擬資產盜竊。
交易平台可經區塊鏈追尋
不過,Coinllectibles(珍藏館)集團風險總監朱喬華律師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虛擬資產的所有信息都儲存在區塊鏈上,涉及方是可以被追蹤的。資產一旦被盜竊,用戶可以向所涉交易平台投訴,提供錢包標記,交易平台可協助標記受污染的區塊鏈資產,從而協助追尋失竊資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