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挑戰不言悔 堅信可幫到有需要的人
從事健康管理業務的深圳前海舒蔓之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港青陳欣蔚,半年前到內地發展,將韻律運動系統療法引入內地,以幫助緩解人體疼痛和自閉症等治療。其間雖然經歷疫情的影響,以及內地對相關行業不熟悉而發展緩慢,但她依然對前景充滿信心。經過半年的發展,目前公司內地服務的客戶也越來越多,「自閉症孩子主動語言多了,家長也開心了。」◆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 深圳報道
陳欣蔚2000年於香港科大本科畢業,學的是工商管理,但後來發現自己的興趣是幼兒教育和兒童心理,因此去了14個國家學習一些另類教育和治療方法,前後時間長達10多年。她現在從事韻律運動系統療法,通過包括飲食管理、微量元素、動作訓練、生物反饋科技等,採用間斷性的動作手法刺激神經元和小腦等,該療法可以改善疼痛、緩解腰痛、脖子痛和腳痛等,並可以治療自閉症孩子和發育遲緩的孩子。她說有關理療方法是來自瑞典布隆貝格醫生的一套方法,該療法已有45年,僅在瑞典就成功治療5萬個病患,全球30個國家採用這一療法已令上百萬人受益。她在香港從事健康管理已有13年,獲得了香港多家機構和醫院的認可,並為醫管局、協康會、東華三院和保良局等機構提供培訓和物理治療。她表示十分看好內地市場,因為內地人口總量是香港近200倍,僅深圳人口就是香港的近三倍,市場巨大,也因此而決定在內地發展。
前海利得稅優惠助創業
不過,在開拓內地市場過程中也遇到眾多挑戰。陳欣蔚說,剛開始時,因為疫情影響而十分波折。原本去年3月赴海南參加消費博覽會並考察內地市場,但因為搖不到在深圳隔離酒店的預約號,只得繞道上海,卻在上海隔離期間意外遇到封城,在隔離酒店呆了32天,耗去大量時間和金錢。及後去年9月準備去杭州開展業務,仍然預約不到隔離酒店,又只得飛廈門隔離10天,但到當地卻發現當地人對大健康認識不是很高。
去年9月底,陳欣蔚回到深圳,在朋友介紹下,她看中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港資加速器Bayswork,並於11月中註冊了公司。談起為何看中深圳前海,她稱,深圳離香港的家很近,往返方便,有很多香港人在深圳發展業務,而很多深圳本地人也是看香港電視劇長大的,兩地文化接近。前海有很多對港人優惠的政策,包括企業與個人均是15%的利得稅優惠,並且有房租補貼,「這在杭州、上海和廈門均沒有。」因此決定在前海開設健康管理公司。
談及所從事的業務,陳欣蔚指,「這個系統療法是很有福報的事業,可以幫助很多家長解決困境,令那些自閉症孩子和發育遲緩兩三年的孩子治療後可以回到正常學校學習。為了幫助家長節省成本,我教家長相關治療手法,並且每個月來公司定期追蹤和查驗治療改善程序。她說未來還可以與一些機構合作,令患者在當地機構享受服務。
儘管來深圳發展近半年,但她坦言目前本地患者並不多,只有兩三個,前來復康的孩子是自閉症和無自理能力,而來自全國各地的有十多個,「這些客戶以前通過線上學習平台了解我們的治療方法,現在有一些鄭州、溫州、天津、海口等地的家長帶孩子來治療。」
家長:孩子治療後有好轉
來自浙江桐鄉的家長郭先生表示,「我5歲兒子膽子小,不願意跟陌生人打招呼,並且好動和專注力不足。陳欣蔚為孩子做了身體原始反射的評估及微量元素的檢測,發現孩子部分反射未整合且缺乏磷、鎂等微量元素。經她韻律運動手法治療後,孩子表現明顯開心多了,有了部分主動語言出現,願意主動跟陌生人說話和多了眼神交流,東奔西跑也減少了。」他對此感到十分欣慰。
來自貴州的何女士帶着8歲的女兒前來治療,孩子幾乎不會說話,只會咿咿呀呀模仿簡單名詞,走路容易摔跤,自理能力較弱,發育明顯遲緩。陳欣蔚對其身體評估及微量元素檢測後,發現是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神經發炎,身體大部分反射未整合,每天給其做韻律運動手法,一段時間後孩子步態變得相對穩定,並主動擁抱陳欣蔚,也有主動的社交動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