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大證券國際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
根據最近不同金融機構進行的相關市場調查指出,內地居民到訪香港的意慾強烈,並有意在訪港期間購買香港保險產品,在芸芸的保險產品中他們對危疾和醫療保障產品最感興趣。經歷數年的疫情,無論香港還是內地居民均對個人健康意識進一步提高,同時催化對自己及家人危疾保障的重視。
因此,本欄為讀者們分享危疾的相關資訊,盡早計劃填補健康保障缺口。
市面上的危疾產品多種多樣,選擇適合自己、家人的危疾產品都是一門學問,當中需要比較產品涵蓋嚴重疾病數目、種類、危疾的保障額、保單費用等。隨着市場發展,危疾產品亦不時變化,近年各大保險公司前後推出一些新興的計劃容許多次賠償,後期的康復治療,並提供不同類型的嚴重疾病支援等等。
兩保險分終身及定期
危疾保險主要分為兩種:終身危疾和定期危疾。定期危疾是於指定年期內提供危疾保障,而保障年期相對較短(為1年至20年不等),保障一般只是癌症、三大危疾(保障癌症、心臟病、中風)及多種危疾(如原位癌、腦炎、腎衰竭等),由於沒有儲蓄成分,保費方面亦較便宜,而賠償方式主要為單次索償為主。
終身危疾保險,顧名思義為受保人提供終身保障,亦具有儲蓄成分,如果退保前沒有任何索償,可以獲取保證或非保證現金價值,因此可透過保單提供的現金價值令財富增值。另外,終身危疾受保範圍涵蓋多種疾病,保障範圍及受保疾病類型夠廣闊,包括三大疾病(癌症、心臟病、中風)、早期及嚴重疾病、兒童疾病等,大部分計劃還提供後期的康復治療、持續守護保障,因此保費相比定期危疾較為高。
計劃保障具重要性
危疾總是防不勝防,甚至有一些「危疾」,如癌症、心臟病、中風有年輕化趨勢,部分危疾更有較高的復發風險,因此,危疾保險計劃正正可以為受保人提供以上的危疾疾病保障,一旦被確診,即可獲得一筆過財務支援,從而應付醫療開支。
此外,現時市埸上的終身危疾計劃更為癌症、中風及心臟病提供多次,甚至無限次賠償,為患者持續提供充足的保障。然而,癌症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牽涉的醫療費用外,患者還可能面對未能上班所帶來的經濟壓力,因此有些計劃還會提供每月現金津貼形式發放癌症賠償,令患者不用擔心沉重的醫療費用或造成家庭經濟壓力。同時還涵蓋兒童疾病,父母可透過計劃為子女提供周全的危疾保障。
投保前需注意事項
了解受保疾病的定義 : 每一間保險公司對受保疾病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投保前可比較不同產品的保障範圍以及了解各受保疾病的定義。 (二)申報個人身體狀況 : 投保時基本上所有保險公司會要求投保人提供家族病史、個人健康狀況、年齡、職業等資料作核保時合理地評估投保人風險。
不然,保險公司有機會以沒有披露「重要事實」為由,拒絕賠償或甚至取消保單。
(三)分紅保單包含非保證紅利 : 如選擇含有分紅成分的危疾保單,可留意保單價值中的非保證紅利部分,「非保證」是根據保險公司實際投資回報,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而減少或增加,所以實際派發之紅利或會低於或高於保單簽發時所預期之金額。
最後,客戶購買保單前須考慮不同因素,例如購買保險的目的、保障需要、負擔能力、保障範圍等,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建議向專業的理財或保險顧問查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