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峰會上,房地產話題備受專家關注。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在廣州舉行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暨第二屆大灣區(黃埔)經濟峰會上,專家表示,中國要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無論是保就業、促消費還是穩投資,房地產的企穩都是一個必要條件。當前樓市回暖已有了早期跡象,但上半年快速回暖不太現實,下半年,在一二線城市率先企穩復甦後,有望帶動房地產加速恢復,整體向好。

花旗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余向榮稱,從1、2月份公布的數據看,經濟的開局還是良好的,不過,數據向好後面的動力組合與公眾預期有偏差。受疫情影響多的一些行業如餐飲業確是V形的反彈,出行、娛樂等都是有明顯的改善,但耐用品消費困難依然不小,汽車因為各種優惠到期從增長進入到年初下滑,手機消費也低於預期。

推「16條」後 內房數據指標回暖

他認為,今年經濟整體向好,房地產的企穩是必要條件。去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推出16條金融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今年年初以來相關數據指標有回暖,不少一二線城市二手房成交環比增長,新房銷售亦觸底回升。後續如果房價真的開始上漲,擔心上不了車的心理就會讓更多的被抑制的需求釋放出來,樓市有可能實現至少在L端底部企穩。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過去兩年居民對樓市的信心受到較大衝擊,當前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令信心有所恢復。總體上今年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肯定要好於去年,但也不會出現2009、2016年那樣大力反彈的情況。房地產復甦率先出現在一二線城市,而三四線城市至少今年還會比較困難;保交樓方面,三四線城市受制於財力等因素,困難會大於一二線城市。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當前的房地產政策取向是「托而不舉」,讓市場企穩。

看好A股港股 料迎「科技牛」

去年12月到春節前夕,A股港股大幅反彈,但節後又出現較大調整。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市場波動主要來自外圍,比如國外銀行出現流動性危機、美聯儲3月份或加息也影響了投資者信心;中國內地經濟復甦的趨勢正逐步形成,但力度低於預期,也影響到市場反彈節奏。不過他認為,從內地經濟復甦二季度比一季度好、房地產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及美國中小銀行的問題沒有擴大到整個銀行業、美聯儲下半年或停止加息等這些基本面看,判斷A股和港股還會有指數級別的上漲。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則料今年股市會迎來「科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