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傳媒報道,日本文壇巨匠大江健三郎因高齡於本月3日去世,享年88歲。大江健三郎是日本當代著名存在主義作家,也是繼川端康成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他的作品關注和平主義,生動描述戰後日本自我矛盾、衝突與掙扎的形象,充滿人文主義關懷。
深受中國文學影響
大江健三郎1935年出生於日本四國愛媛縣,自幼在父母啟發下熱愛閱讀寫作,深受中國文學影響。大江於1954年考入東京大學,在求學期間已是一名高產作家,創作不少小說、劇本和詩歌等。1958年,還在校園的大江以短篇小說《飼養》獲得第三十九屆芥川文學賞,隨之在日本文壇聲名鵲起。1960年,大江與其同學、著名導演伊丹十三的妹妹伊丹由加理結婚,兩人的兒子出生時卻因嚴重發育畸形導致智力障礙。大江為兒子取名為「光」,他同時期的《萬延元年的足球隊》等知名作品中,也着力描寫殘疾兒童等社會邊緣群體,引人深思。在家人悉心陪伴下,大江光的音樂天賦得以發掘,成為知名作曲家。
《廣島筆記》記錄原爆經歷
1962年,大江受好友啟發前往廣島,探訪原爆事件後的廢墟。兩年後,大江在《世界》雜誌為期半年連載《廣島筆記》,詳細記錄在原爆事件中6名普通人的真實經歷,講述他們的心理感受,在社會上引起轟動。《廣島筆記》一書也奠定大江的文壇巨匠地位,讓其作品在國際上的聲譽不斷提高。
大江於1994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在頒獎辭中形容,大江以詩的想像力創造了現實和神話密切結合在一起的世界,並以銳利的筆鋒描繪了現代人類的圖景。瑞典文學院還指出,大江成功在自己創造的想像世界中,以挖掘個人的經歷表現人類共同的體驗,對於他擁有殘疾兒子之後的作品,尤其可以這樣說。
大江晚年筆耕不輟,撰有《別了,我的書!》、《死水》等名作。他亦終身奉行和平主義,呼籲日本堅守和平憲法,反對軍國主義思想復活,致力通過文化交流,促進日本與中國和整個亞洲的和平進程。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