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首席會長、銀迅控股董事長莊紫祥博士,參加人民政協工作六年來,一直懷揣服務國家、服務香港,服務社會的理想信念,調研着實幹着,踐行着一名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今年首次參加全國兩會的他坦言:「心中充滿感恩與感謝!感恩國家對我工作的信任和肯定,感謝國家為我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服務人民的平台。全國政協委員既是榮譽更是責任,我定將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加勤勉奮鬥,守正創新,勇毅進取,為香港及大灣區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緊隨時代率先垂範 懷揣復興夢注愛大灣區
粵港粵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不僅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舉措之一。莊紫祥表示,乘着二十大東風,堅定而扎實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每個灣區人的應有應為之舉。「如今我們趕上偉大的新時代,怎可不從我做起、盡心盡意,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呢?而大灣區,正是一片可以讓我們報效國家、奉獻民族,盡匹夫之責、有用武之地的熱土。」
的確,莊紫祥一直深愛着這片熱土,並一直用心建設她、守護她、奉獻她。香港回歸前夕,他懷揣對祖國未來的堅定信心以及為同胞奉獻的理想信念,毅然決然從英國回到自己深愛的香江。經過十幾年的專注打拚,成功打造了一個令人矚目的金融科技和支付王國──銀迅控股。一路走來,他審時度勢,緊抓市場發展機遇,擁有自主研發的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技術、軟硬件設備,對大灣區金融領域與人才培養作出了積極貢獻,銀迅榮獲領航粵港澳大灣區傑出貢獻企業獎,莊紫祥也榮獲個人傑出貢獻獎。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定努力學習好、領會好、宣傳好、落實好二十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緊隨時代,率先垂范,繼續發展壯大企業,樹立社會標桿,認真履職盡責,發揮委員雙重作用,為大灣區建設,為港深融合發展,為『 一國兩制 』行穩致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新的更大的力量。」莊紫祥堅定而又自信。
倡建「港人港貨低稅消費區」 切實深化深港合作
參加政協工作以來,莊紫祥履職盡責,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力促港深融合發展,努力為香港未來融入大灣區內的金融創科探路覓向。結合當前深圳市場內需龐大同時香港市場零售業亟待復甦的現狀,他倡議在前海以及口岸經濟帶的建設基礎上,聯合香港零售行業,建設「港人港貨低稅消費區」,進行市場和行業深度聯合,切實深化深港合作,提升深港高質量發展。
莊紫祥分析,香港的零售業受疫情的影響可以說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寒冬,大批的門店關閉,大量從業人員失業,尚在開業的門店銷售額也較以往幾年大幅下滑,非常需要新的消費人群和消費市場來挽救。現在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深港應該盡快強化在市場流通方面的合作,既給香港注入新的消費活力,也給深圳提供更大的消費市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規劃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消費合作區,推進沙頭角口岸重建等項目,打造跨境旅遊消費目的地。前海的「港人港貨低稅消費區」可以作為國際消費合作區的一個試點。
他認為,建設國際消費區就必須要引進全球服務商。香港有很多知名優質商家和商品在全世界享有盛名,深受內地消費者喜愛,政府可以在口岸經濟區內劃定一個區域,讓入駐的商家集中在這個區域開業,形成規模效應,以便更好地吸引消費者前來消費。另外,在准入政策和稅收政策方面給予支持,減輕商家入駐初期的負擔,盡快站穩腳跟。其次,還要考慮到商家入駐後的去留問題,做好教育、醫療、金融等配套服務,以解後顧之憂,吸引更多的香港商家長期留在內地,促進經濟發展。「只有教育、醫療、金融等方面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深港兩地居民相互認同,這才是提升港深融合最務實的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莊紫祥已率先在深圳推行多項創新業務,包括布局深港14個口岸、打造 「香港一條街」等。2020年以來,因疫情關係,通關受阻,對連接深港兩地的口岸經濟帶來較大的影響,為此,銀迅靈活變通,進入跨境電商領域,在前海設置保恆溫稅倉,並在前海媽灣建設線下體驗店,為香港商品在內地銷售進行線下場景的嘗試。「我們還會在香港北部都會區+沙頭角合作區打造面積達20,000平呎的『香港一條街』,藉港人港店港貨消費區的推行,為港人港企、內地同胞開拓互利共贏,無限發展的機遇。」
發揮香港獨特優勢 力促人民幣國際化全球普及化
莊紫祥一直在思考和關注着香港和國家的發展。他認為,隨着中國綜合國力日益提高,人們普遍看好中國發展前景,人民幣亦獲得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認可。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無論投資者還是普通人,為平衡其金融風險,都願意將其擁有的資產多元化,以規避時代動盪帶來資產損失,確保財富安全。而人民幣產品正是資產多元化的最好選項之一。「隨着市場對人民幣產品的需求日增,以及投資者使用人民幣管理倉位,讓內地國企和有前途的民營企業以人民幣計價方式在港上市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允許直接以人民幣買賣港股,將形成港交所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雙贏局面。這也是落實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種有效途徑。」
莊紫祥胸有成竹,「如果讓內地企業以人民幣計價在香港上市,香港憑藉『一國兩制』、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可以積極為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人民幣全球普及化作積極貢獻,並可創造多贏。」
其一,採用人民幣計價交易,對於香港股市的發展是一個利好,港股市場允許採用人民幣交易,將促使國際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同時減少港元受到游動資金衝擊的機會,變相穩定港匯,有助於香港發展成為更全面的離岸人民幣樞紐和風險管理中心 ;其二,對內地企業來說,通過人民幣計價在港上市,他們可以直接拿到大量的人民幣資金,不要再換匯了,為企業的壯大直接注入強大資金;其三,對於國外投資者持有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可以實現資產多元,分享中國發展和資產升值的紅利,平衡其金融風險,也促進他們養成使用人民幣做交易以及用人民幣累計財富的習慣;其四,對於國家而言,因外國投資者需要用我們手上的外幣來換得人民幣買股票,我們國家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外幣儲備,同時,也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貨物交換的核心工具之一,提升人民幣在世界的公信度和普及度。人民幣和美金就可並行成為世界人民的首選交易工具。這就意味着中國將成為世界人民財富的避險中心,中國的世界經濟地位大大提升,中國也將真正成為世界的中國;其五,隨着人民幣的國際化和全球普及化,人民幣就自然的成為全球人民生活上以及企業的買賣交易幣種,可以實現線上線下購物主流幣種,從而促進數字人民幣在國內外的應用。
在他看來,人民幣全球普及化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的金融地位和經濟地位,還可以帶動百行百業發展,如可以帶動建築業、旅遊業、文化業等以人民幣計價方式在香港的股市上市,鞏固香港人民幣結算中心地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全球普及化和人民幣國際地位,以及人民幣在國際的流通性。這樣以來,香港就真正成為大灣區的依託,真正能夠發揮將大量的人民幣「引進來」「走出去」的「國際聯繫人」的作用,可以讓香港發揮更大的功能,為香港、為中國、為世界做出巨大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