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通關利好經營 管理招聘接單皆順暢
2月6日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後,這對許多大灣區港企是很大的利好,有利員工往返兩地開拓業務,公司高層也便於往返內地管理工廠,許多內地企業赴港與香港企業謀求合作。有的港企表示,年後員工招聘比較順利,訂單保持穩定,新能源汽車行業港企業務暢旺。◆圖 /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 深圳報道
2月6日兩地恢復全面通關後,大灣區港企欣喜無比,兩地實現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正常流動,也帶來了錢財的流動,深圳、東莞、惠州等地企業經香港出口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效率也有很好的提升,令許多港企實現了降本增效。
物流成本大降 省時又便利
從事合金鑄造的港企、嘉瑞國際拓展中心總監陳善榮告訴記者,如今恢復全面通關了,感覺十分便捷,「我每周一早上8點從西九龍坐高鐵到深圳北,然後轉去惠州南的高鐵,時間僅需1個小時,剛好趕上上班時間。三年疫情期間,因回內地需要隔離,一年有大半年都沒有回香港一趟,如今是每周回港,周末可以與家人團聚。疫情期間除了隔離外,我還要在深圳灣轉乘去淡水的大巴,至少要三四個小時,感嘆現在太方便了。」
2月6日早上恢復全面通關,在東莞工廠從事科技工作的港人耿先生第一個入境羅湖口岸,他告訴記者,「我在東莞工作了20多年,工廠從事自動化零配件生產。如今全面通關便捷很多,自己入深圳關僅用了3分鐘,可以趕上深圳火車站7點17分開出前往東莞的動車,8點半準時趕到東莞工廠上班。」
菲普新材料科技的員工陳先生以優才計劃已在香港工作了10年,並取得了香港身份,他告訴記者,2019年底疫情開始後,便一直在香港工作,中間往返內地看望親人,經歷過「14+7」天和「7+3」天隔離。「2月6日全面通關給我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現在可以從廣州東坐6點20的早班動車,9點便到香港辦公室上班,如今多了和家人的團聚時間,這是過去三年難以奢求的,現在總算是回到正軌上來了。」
通關促進兩地企業合作
兩地全面通關對大灣區港企業務帶來很好的幫助,有利促進業務交流與合作。香港鑄造業總會會長梁詩雅表示,恢復全面通關令業務拓展方便很多了,「自己開車北上東莞工廠,只要2個小時。」內地會員企業可以來香港參展和商務交流等,積極開拓國際業務,港企也可以在香港機場接客人到工廠參觀和交流,預計今年的業務會好於去年。
梁詩雅補充,兩地恢復全面通關後,香港鑄造業總會內地會員企業代表方便來香港辦理業務,商業交流合作,也有企業安排代表赴香港機場接國外客戶,到大灣區工廠洽談合作。
商務活動日益活躍
菲普新材料科技總經理王漢珽也表示,恢復全面通關後人員來往十分便利,不需要再考慮各種因素,想走就走,貨物運費也降低了不少,客戶交流與走訪等商務活動也日益活躍。他稱,現時內地眾多企業南下香港,尋求雙方合作,目前業務有較好的進展,都在洽談中。有內地企業前來與公司合作,擬參與香港預製房屋(Mic)項目。最近又接待了一批內地客戶,有的客戶提出有創意且很有趣的合作提議,但涉及商業秘密,暫時不方便透露。
陳善榮也透露,「兩地全面通關後對公司拓展業務有較好的幫助,有利雙方人員和流動,國外客戶也能過來,我們也方便出國洽談與合作。」
據悉,自2月6日全面通關後,在第一周香港就迎來了20萬內地客,旅遊、探親、參展和商務洽談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