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蔚 立法會議員
數周前土耳其大地震,全球各地積極響應救援,特區政府也派出59人救援隊到當地,與國家救援隊共同救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土耳其雪中送炭,擔負起救災施援的國際責任,更救出數名生還者。任務結束後,特區救援隊獲特首李家超和特區政府主要官員高規格迎接。救援隊不負所託,爭分奪秒、夜以繼日開展搜救,展示了香港在境外救災的過硬能力,也證明了香港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促進國家和國際的互信合作,並不局限於經貿領域。特區救援隊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重視人道救援,有助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
一向以來,香港予人的印象是在經濟、貿易、金融、旅遊等領域,在國際舞台長袖善舞。但這次特區政府派員往土耳其救災,則可向世界展示香港的另一面,更添國際社會對香港的認識。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夠建立良好形象,吸引投資者和旅客是至關重要。如今香港疫後復常,正在積極爭取海外旅客到臨。值此之際,新加坡、京都、芭堤雅等旅遊熱點,也在各出奇謀推出吸引旅客的策略,亞洲旅遊業競爭環境可謂相當激烈,所以香港需要更加努力,加強國際聯繫。
特區政府為迎接內地和海外旅客不遺餘力。最近開展的「你好香港!」計劃,得到特區政府主要官員親身參與,有助提升城市形象。另一方面,香港機場管理局從3月1日起,將向全球旅客送出50萬張機票,旅遊發展局也準備「香港有禮」的優惠,涵蓋交通、飲食、景點、零售和全城商戶精選優惠,有助豐富旅客體驗。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推動展開「香港新市容」全港清潔運動,確保香港市容潔淨。此外,香港也將會迎來多場盛事,包括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香港國際影視展2023、WestK Music Festival 2023及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至於昨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也宣布政府會預留1億元爭取更多吸引旅客和極具旅遊宣傳效果的大型盛事來港舉行,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香港旅遊發展局亦將動用超過2.5億元繼續舉辦及協助推廣大型旅遊盛事,包括首次舉辦的「香港流行文化節」。
雖然經歷3年疫情,香港要徹底重振形象還需一段時間,但香港根底厚,旅遊資源豐富,只要假以時日,將會迎來越來越多旅客,香港旅遊業的光輝將可重現。
總括而言,不論特區政府派出救援隊到土耳其救災,還是在疫後復常之際推動旅遊業迎接八方旅客,特區政府皆高度重視促進香港聯繫國際。社會上下應團結一心,致力與國際互動,提升香港競爭力,重振國際都會形象,增強「興」的動能,打開香港新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