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國家,王侯將相憑藉高大的儀仗扇顯示威嚴,文人墨客在方寸扇面上揮毫潑墨,普通老百姓則在一把扇子的搖動間享受清涼。當西方與遠東開始貿易時,中國扇子在歐美流行開來,扮演着文明互通互鑒的重要角色,並促進了全球審美意識、藝術創造、歷史文化的互動與交融。正在成都博物館展出的「廣府外銷扇:18-19世紀的中國風尚」展覽(展覽到3月31日),精選97件(套)來自廣東省博物館的經典藏品,以扇藝紛呈的「中國製造」,一展近代中外貿易與文化交流的繁榮景象。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向芸
數百年前外銷扇輝煌
18至19世紀,隨着東西方之間航路的聯通,全球化的海洋貿易日益頻繁。地處南海之濱的廣東憑着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全球工藝品製造加工的產地,琳琅滿目的商品源源不斷地從廣州走向世界。廣州匠人博採中西、技藝精湛,所製的外銷品如廣彩、廣繡等暢銷西方,「廣府製造」在這一時期成為中國外銷品的金字招牌。其中,既有華美西方風格、又有濃厚東方韻味的外銷扇,極大地滿足了西方市場對扇子的熱切需求,成為眾多外銷品中的翹楚。169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首次在廣州定製了8萬件外銷扇後,此後訂購量逐年增加。百年後,外銷扇銷量更是達到峰值,《中國舊海關史料(1859-1948)》顯示,從廣州出口的外銷扇在1859年已達到700萬件,其中不乏清乾隆和嘉慶年間的特色摺扇。這些外銷扇在歐美掀起了一股中國新風尚。歐洲的宮廷貴婦競相以擁有一柄精緻華美、充滿異國情調的廣州外銷扇為最新時尚,尤其皇室和貴族階層將扇子視為一種身份的代表,經常作為禮物相贈,裝點在婚禮、加冕、歡慶勝利等重要場合。19世紀,在美國東部海岸城市,幾乎沒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來自廣州的扇子出現在夏日晚會或時裝舞會上。走進展廳,觀眾彷彿穿越回數百年前:從復原的廣州扇子店舖場景,到廣州著名十三行的街舖詳圖,從歐洲宴會熱門場景的還原,到19世紀流行於西方的扇語展示,從黛紫、薄荷綠與中國紅等主題色彩的交相輝映,到琳琅滿目的精巧扇子,都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
展覽執行策展人王苒瀅導賞時表示,展覽分為「貨通重洋」「扇藝紛呈」「中國風尚」三個單元,分別呈現了外銷扇的歷史背景、材質和工藝以及所帶來的東西方文化藝術交流。多個極富異國風情的撞色版面、部分以扇形輪廓予以呈現的展櫃,讓小小扇面融萬千繁景於咫尺之間。廣府外銷扇獨具東西薈萃的特色,整個展廳中,各種形態萬千、風格不一的扇子,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匠心獨具、精妙絕倫的製作工藝是中國外銷扇風靡西方市場的關鍵因素。有別於中國傳統扇子素雅清淡的風格,廣府外銷扇獨具東西薈萃的特色。工匠們因材施藝,選取各種珍貴材質,運用雕刻、描金等多種技法,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扇子。
扇子材質內容豐富多樣
從材質來看,工匠以檀香、金銀、鍍金累絲等名貴材質作為扇骨,典雅古拙的累絲銀扇、細膩精巧的紙面摺扇、質薄輕盈的羽毛扇等,呈現出不同的色調和質感。如清道光庭院人物圖紙面五料摺扇就充分體現了扇骨的多樣性,其扇骨由銀累絲燒藍、貝殼、玳瑁、檀香木、象牙五料製成,雕工精巧非常,扇料奢侈而色艷。從款式來看,除對稱的常規摺扇和單層扇面外,半規形的異形摺扇、絲繡摺扇以及兩層甚至多層間隔的弧形扇面等,都是廣府外銷扇中的特色精品。如清道光庭院人物圖與花鳥神獸圖雙層紙面象牙摺扇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扇面三處開光內繪花鳥、瑞獸等,並輔以各式吉祥紋樣;下層扇面則繪有庭院人物圖,顯得妙趣橫生。從扇面來看,外銷扇展現了東西方的審美需求不斷碰撞、融合。中國傳統的山水園林、花鳥瑞獸、市集巡遊、漁樵耕讀、庭院人物等飽含濃郁「中國風」特色的元素作為扇面裝飾圖案,讓人對遙遠的東方國度充滿了幻想。而為了迎合歐美市場追求華麗的審美趣味,也在扇面上融入西洋園林、西洋人物宴會、港口海灣、歐洲田園風光、西洋花卉等內容,新穎而別致。從製作工藝來看,這些紋飾精美的扇子,集黑漆描金、燒藍、刺繡等多種工藝於一體,極盡裝點之能事。如清嘉慶戲曲人物圖銀鎏金累絲摺扇,整面扇以絲帶連綴、銀鎏金累絲鋪地,扇面頂部點綴燒藍花卉紋,中部裝飾燒藍戲曲人物圖,並輔以花鳥、竹子盆景等裝飾,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定製紋章扇在西方受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廣府外銷扇中還有各類「私人定製」,比如酷似團扇的帽章扇。其雖為摺扇,但扇面展開後呈360度圓形,後因工藝複雜、價格昂貴導致銷量不廣,最終退出市場。而匠心獨具的紋章扇則因其獨一無二的特性頗受追捧。紋章作為個人、家族或團隊的辨別物,是一種專屬標識。在紋章扇上,犀利流暢的刀法呈現出細膩工整的圖紋,其中既包含中國傳統裝飾元素,又有歐洲特點的花押與圖飾,是東西方元素融合的典型代表。如清中期市集人物圖象牙摺扇,全扇通景鏤雕市集人物、庭院樹木等圖案,輔以牙絲鋪地,頂部雕連枝花卉紋,扇面中央則刻花押「EF」字橢圓形紋章。在展覽中,記者還找到了一些「香港元素」。如清道光庭院人物圖紙面象牙摺扇扇面通景繪庭院人物圖,外環五圈折枝花卉紋,象牙製的扇骨可以伸縮調節長短。其扇盒內貼有英文商標,上排是工匠名字,下排「Hong Kong & Canton」則表明扇舖地址位於廣州和香港。一把小扇,徐徐展開,方寸之間猶如打開一個認識中國的窗口,亦拉近了東西方文化的距離。作為東方與西方碰撞的產物,外銷扇為中國本土文化與歐洲文化之間建立起一場對話,在造型流變之間折射出的中西融合,向世界勾勒出中外文化交融的畫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