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若申請撥款舉辦執垃圾活動,審批時不但會看參加人數,還會看活動後的成效。 資料圖片
◆鄭錦鐘強調,環團申請撥款須遵國安法。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去年8月31日頭版報道黑暴環團借環保之名,向環保基金申請撥款後大搞鼓吹「港獨」活動。
環保基金過去3年申請及審批結果

撥款審視背景 定期視察 要求提交KPI

香港文匯報曾多次揭露黑暴環團借環保之名,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申請數十萬元至數百萬元的撥款後,大搞鼓吹「港獨」活動,使該基金淪為黑暴環團的「提款機」。該基金會新任主席鄭錦鐘執掌該委員會後,銳意撥亂反正。他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已全面檢視審批準則及評分制度,包括嚴格審閱申請環團的背景、定期視察受資助項目,並首次在申請表中加入要求申辦機構及負責人簽署承諾遵守香港國安法的協議確認書。針對部分環團被指「拎咗錢唔知做過乜」,基金會亦將要求申請者提交更清晰的關鍵績效指標(KPI),鄭錦鐘強調審批準則無分「紅黃藍綠」,「最緊要有效益及守法。」◆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

已營運29年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歷年來合共批出約40億元資助,涉及6,000多個項目,每項的資助金額由數十萬元至數百萬元不等,部分機構更獲近800萬元。

該基金會新任主席鄭錦鐘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上任後首要工作是確立「以成效為目標」,確保每項資助「用得到位」。

審批準則看質素和成效

他指出,以往審批時集中審視申請項目的質素,雖然有關準則沒有問題,卻在審批時未有足夠考慮計劃的成效,他直言「有質素不代表有成效」,為確保每筆撥款用得其所,基金會未來將要求申請者需就項目提交更清晰的KPI。

到底何謂達標的KPI?鄭錦鐘坦言不想「講得太死」,擔心失去靈活性。他舉例說,例如有團體計劃舉辦一個沙灘執垃圾活動,並非有200人參加就算是符合KPI要求,「我看重的是到底沙灘在活動後有沒有乾淨咗?還是仍然滿灘垃圾?到底參加者有沒有增加環保的認識和追求等?」

他強調,不會為追求KPI盲目要求申請者「跑數」,使計劃本末倒置,但必須要求申請者訂立計劃目標,讓基金會及公眾有客觀準則評估活動成效是否符合預期。

除了活動要有成效之餘,針對外界關注基金撥款會否淪為「港獨」組織的「提款機」,鄭錦鐘與基金會委員早前已要求申請資助的機構和主要負責人需聲明立場,遵守香港國安法,政府要求申辦者必須在過去沒有涉及一些參與「港獨」和危害國安的活動。同時,基金會將加強審視申請團體的成立宗旨和理念,基金會秘書處會查看申請者的背景,包括過去曾否涉及一些參與「港獨」的活動。

着重守法意識和透明度

鄭錦鐘表示,基金會在審批時不會以政治先行,而是着重申請者的守法意識,「歡迎所有符合資格的團體來申請,即使被指有政治色彩的團體來申請不代表會被拒,愛國愛港團體來申請也不代表『實批』,總之所有舉辦的活動必須守法,亦要做出成效來。」特區政府即將成立支援地區的「關愛隊」,他表示歡迎有關組織就環保項目向基金會申請撥款。

雖然大開方便之門,但為免有團體「掛羊頭賣狗肉」,借環保之名申請撥款,從事非環保的活動或勾當,基金會將要求獲批資助的團體增加透明度,需定期就舉辦的項目進度作「通報」,以便基金會委員「突擊」到場檢查,更了解活動內容。鄭錦鐘解釋,有關團體最終「通報」與否仍屬自願性質,旨在加強雙方的溝通和合作,但長期拒絕「通報」,也會影響日後申請撥款的成功機會。

與此同時,針對基金會以往撥款資助各種環保活動卻不為人所知,日後將要求受助團體在舉辦活動時,必須冠名活動是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也要在活動致辭時加以強調,而不能籠統地寫成是「環保基金」支持,以增加公眾對該基金的認識。

環保基金過去3年申請及審批結果

年度   申請量(份) 批出量(份) 批出額(億元)  

2019/20   360     190      2.530

2020/21   532     215      2.410

2021/22   581     201      2.504

合計    1,473     606      7.444

註:年結日為3月31日。本年度收到600多份申請。

資料來源: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文禮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