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爐煮茶」在古代也被稱為茶宴,始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
在唐代,茶宴之風盛行,茶是當時的一種珍貴飲料。名茶、水果和點心齊備,是古代最為講究的正統茶宴方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一幅唐代《唐人宮樂圖》,描繪的就是宮廷仕女坐長案娛樂茗飲的盛況 。
宋徽宗曾親手為大臣烹茶
到了宋代,茶宴之風更加盛行,從官場到民間,從文壇到寺院,都常有茶宴。北宋時還有皇家的茶會,特別是宋徽宗,經常以茶宴請大臣,並親自動手烹茶,還著有茶書《大觀茶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宋徽宗《文會圖》,描繪的就是文人雅士一群人圍坐在一起,飲酒、聽琴、品茶、聊天的場景,以極其寫實的筆法描繪出宋代高雅之士的飲茶文化。
元、明兩朝時,注重飲茶意境的文人士大夫設茶宴,往往寄情於大自然,通過書畫表現名山大川等自然風光,並將詩詞歌賦融入到茶宴中去。比如元代《陸羽烹茶圖》畫中以陸羽烹茶為題材,有一山岩平緩突出水面,一軒宏敞,堂上一人,按膝而坐,旁有童子,擁爐烹茶。
崔榕介紹,唐朝時,陸羽在《茶經》裏就有關於煮茶的詳細記述。從原料到步驟都進行了總結:對燃料提出「其火,用炭,次用勁薪」;水講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時長也要把握,「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煮茶以三沸之水最妙,再煮下去,水便老而不可飲了。
崔榕說,茶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是「琴棋書畫詩酒茶」,雅俗共賞、包容和諧。
宅家煮茶 必備清單
煮茶食物清單
茶:普洱茶、老白茶、中式八寶茶、水果花茶
主食:年糕、紅薯、南瓜、土豆、芋頭
堅果:栗子、花生、核桃
水果:柿子、橘子、龍眼、香蕉、大棗、蘋果
燒烤:任何你能駕馭的燒烤食材
注意事項:
1:注意炭火安全,以免引發火災
2:保持開窗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3:結束煮茶,將炭火完全熄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