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世雄(後排右二)與蘇澤光(後排右一)見證東莞市與香港機場管理局簽署《關於「東莞─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暨空側海空聯運碼頭」項目的合作框架協議》。 政府新聞處

「投資東莞全球推廣行動─莞港澳產業投資交流會」昨在香港舉辦,是次投資交流會為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以來,東莞首次外出舉辦高規格商務交流活動。交流會前,東莞市人民政府與香港機場管理局簽署《關於「東莞─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暨空側海空聯運碼頭」項目的合作框架協議》(《框架協議》),落實和促進兩地之間「海空貨物聯運」模式的長遠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機管局主席蘇澤光昨表示,為提升大灣區貨物轉運服務的時間效率及成本效益,機管局正透過在東莞建設「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以及在機場新增空側海空聯運貨運碼頭,發展全新的貨物聯運服務。貨物聯運新模式旨在令大灣區之間的國際貨物處理工作更見高效。

2025年落成 處貨時間慳1/3

在「海空貨物聯運」模式下,機管局將於東莞設立上游「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及在香港國際機場空側管制區內設立「空側海空聯運貨運碼頭」。內地出口貨物可於上游物流園內預先完成航空安檢、裝箱或打板及收貨,然後以符合香港空運貨物保安的方式,在嚴密監管下無縫地運抵香港國際機場空側的貨運碼頭,無須重複安檢程序便直接轉運到世界各地。外國的空運貨物亦可套用上述相反路線,經香港進口內地。

蘇澤光透露,當物流園及新模式全面運作後,預期營運成本可減少約50%,貨物處理時間亦可節省約三分之一。香港國際機場是大灣區國際貨運門戶,大灣區約四分之三的國際貨物經香港國際機場轉運至海外。

據悉,項目將於2025年落成,相關的先導計劃已於2021年年底展開,一直運作暢順。機管局指,日後,先導計劃規模將擴大,讓更多航空貨運站營運商、航空公司及貨運代理加入提供上游服務,並將業務擴展至進口貨物。

物流局:鞏固港國際航空樞紐

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見證了協議的簽署,他稱,《框架協議》有助進一步加強雙方在貨運服務上的合作,定能提高香港和東莞間「海空貨物聯運」的貨物處理量,讓更多貨物經香港進出大灣區,鞏固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同時提升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

林世雄並評價,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擁有廣闊的國際航空網絡,而東莞則是大灣區首屈一指的生產基地。《框架協議》在港莞互惠合作的堅實基礎上,有效結合兩地的發展優勢,發揮協同作用,是香港以其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和融入大灣區互惠發展的又一範例。

繼簽約雙方於2020年簽訂建立轉口貨運模式的備忘錄後,《框架協議》訂明東莞市政府及機管局將在多個範疇攜手合作,加強大灣區的空運服務,以及由東莞海關當局制定清關便利措施。該項目獲香港民航處准許,將所有處理程序地點從香港延伸至東莞。整個轉運過程受嚴密監管,所有程序均符合香港的空運貨物保安規定。

在港期間,東莞市代表團會拜訪香港特區政府、嘉里集團、華潤集團、東亞銀行等機構和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