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弦,是中樂裏極具感染力的樂器之一。香港中樂團三弦首席趙太生,具有深厚的民間音樂基礎、精湛的技巧和豐富的藝術想像力,他的演奏如歌如潮,張弛有度,散發出極強的音樂感染力。在他眼中,三弦是一個表現無極限的樂器,他也從來樂於跨媒介合作的新嘗試,「我帶着三弦涉獵不同媒介,才能不斷發掘它的強大藝術表現力和無窮潛能。」◆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圖片由香港中樂團提供
時隔十年,趙太生將於今、明兩日(10日、11日)在大會堂音樂廳舉辦「颳大風——趙太生與香港中樂團音樂會」,演奏三弦協奏曲《弦詩鼓韻》、三弦彈唱曲與樂隊的《黑土歌》、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創作的三弦協奏曲《儺》,以及取自陝北說書曲牌、三弦彈唱與樂隊的《颳大風》,以「風」為主題演繹祖國美景,用樂聲吹醒萬物、振動山河,潤澤新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中樂團特別委約作曲家伍卓賢全新創作三弦協奏曲《山外》,樂曲表現三弦傳統風格以外的形態,亦寓意從悠然世外眺望香港這座繁忙都市,樂曲從獨奏散板開始,隨後與樂隊展開各種面貌的音樂段落,有自由如歌的旋律,也有密密麻麻的急速篇幅,最後在強烈緊湊的氣氛中結束,全方位展現趙太生三弦的扎實功底和風采魅力。
民樂演奏需閱歷沉澱
這是香港中樂團癸卯兔年的首場大型音樂會,對趙太生來說,更是「十年磨一劍」的個人音樂會,十年間在藝術上的積累沉澱和不懈探索,化為「好聽、好看、好玩」且別具一格的呈現。趙太生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在香港,整場音樂會都是大型三弦協奏曲是絕無僅有的,希望可帶給觀眾聽覺和視覺上的震撼,就如總監閻惠昌所說,我們要做就做獨一無二的,而其中一首曲目《颳大風》正可以體現出音樂會的立意。中國很多民間樂器都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在三弦的現有曲目中,這次剛好有可以涵蓋北京、東北和西北的『風』,以及可以代表香港之『風』的全新曲目《山外》。」
同一把三弦,如何生動展現祖國不同地域的特色?他介紹道:「三弦技巧中很多是滑音,如果往下滑,可能就到了東北;如果從高音到低音滑,可能就到了河南;另一種不同的滑音和揉弦,可能又到了嶺南……這就是民樂中的『手音』,一聽特地道便是有『手音』。」如他所述,中國樂器和樂曲多來自民間,風格迥異,對於年輕的三弦演奏者而言,更應多學習借鑒其他樂器的特點,積累關於各地音樂特色的知識和豐富舞台經驗,閱歷的沉澱便使駕馭樂曲更為得心應手。
他再以「東北風」之《黑土歌》為例詳述:「這首樂曲的作曲家隋利軍是黑龍江人,擅長演奏嗩吶,他寫的這首三弦曲是為彈樂大師馮少先量身定做,起始為低沉的大笛solo,我作為一位說書人,在大笛聲中娓娓道來:『深邃、悠遠的笛聲,把我們帶到了黑土地上……』這時要用陰陽頓挫的聲調,彷彿已把觀眾帶到了肥沃的黑土地,當我開始唱歌的時候,還會切入一段東北大鼓的素材,一聽就是東北味。」而之後的三弦獨奏部分,則融入了他的二度創作,他將倏地站起身「炫技」,亦將樂曲的旋律和節奏推向「搖滾」風格。這曲風格鮮明的三弦彈唱《黑土歌》伴他走過內地多個城市巡演,及赴俄羅斯、新加坡與愛沙尼亞訪問演出,絕倫效果常獲觀眾起立鼓掌,轟動全場。
跨界嘗試碰撞出彩
趙太生從來樂於跨媒介合作的新嘗試,從在「鼓樂絳臨」音樂會中與絳州鼓樂資深鼓手蔡立峰合作,世界首演《弦鼓韻》首創三弦與大鼓的結合;到在「李克勤·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奏廳2011演唱會」中與電結他Battle的一段點燃熱烈氣氛,盡展三弦魅力,他更隨李克勤開啟世界巡演,其中的三弦環節和中式造型令觀眾記憶猶新。「我還試過戴墨鏡模仿占士邦,兩個樂師拿『槍』打我,我還頑強作戰,最後被指揮三『槍』撂倒在台上……這些都挺好玩的,觀眾也很喜歡。」他笑說。
他曾被香港資深音樂人評價為「第一個真正把中國樂器融入到流行音樂之中」,他既可以用三弦本身的音色與流行樂隊及歌手一起玩音樂,又可以將其轉化為電音與電吉他Battle。他自豪地說:「我的三弦並不是為流行音樂添加調料,而是成為了其中的主菜之一,李克勤演唱會時長約2小時,我在台上的時間總共有28分鐘。」
推廣三弦不遺餘力
經歷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戲曲熱潮,曾為主流樂器的三弦如今趨於小眾,很多知名音樂學院甚至未設三弦專業,但趙太生多年來仍為推廣三弦不遺餘力。2018年起,他先後受邀在星海音樂學院圖書館、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山西大學音樂學院等藝術院校舉辦了「樂器表現無極限∽從三弦說起」系列講座,現場常座無虛席,其後邀約不斷,「雖然我在推廣三弦,但我不僅講三弦,更是講所有樂器的表現無極限,樂器不分大小和出身,只要玩得好就會大放華彩。講座之前因為疫情中斷,未來計劃再去浙江音樂學院和哈爾濱音樂學院繼續講。」他育人不輟,如音樂會中《颳大風》一曲他將率自己的學生們合奏,共同展現黃土高原西北風的氣勢。如今,香港中樂團另一位三弦樂師亦為他的學生,歲月春秋,傳承不止。
疫情並未使他停下腳步,他先後邀請世界各地多達11位作曲家為其創作了三弦小品,鼓勵全社會用音樂的力量抗擊疫情。此外,他還化身大廚,為香港中樂團錄製跨媒體節目《中樂伍行》,前菜《吹彈拉打,無所不會!超能力》節奏輕快;三弦獨奏的頭盤《河南大調曲子:板頭十八板》,讓大家一同感受河南風味;主菜則是三弦彈唱與樂隊的《黑土歌》,以「東北的黑土搖滾」訴說黑土地的故事,呈現一場滋潤心靈的音樂饗宴。大廚裝扮還延續到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舞台藝術創作資助項目「蒼龍引」之中,他在《至味灣區》樂章以通過說書三弦多變的音聲與「鮮動味蕾」動態裝置及與樂隊的和應,展現粵港澳廚師們追求「食雞有雞味、食魚有魚味」的至高境界。
推廣小眾樂器之路道阻且長,個人力量雖微薄,但他早已全力以赴在路上。
颳大風—趙太生與香港中樂團
日期:2023年2月10日及11日(星期五及六)
時間:晚上8時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指揮:閻惠昌
三弦:趙太生
票價:$380、$300、$250、$200 (門票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