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兩地昨日實施全面復常通關,疫情期間落成的香園圍/蓮塘口岸首天啟用旅客通關服務。這是香港首個「人車直達」的陸路口岸,即旅客乘車或步行也能到達的口岸,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實測沿行人隧道,約10分鐘便能到達。口岸設施便利新淨,港深兩端均有公共交通接駁。惟蓮塘口岸商業城多數商戶仍未營業;由於仍未打響知名度。昨日上午人流不多,大部分是「貪新鮮」試新口岸到深圳休閒玩樂及探親的香港居民,以即日往返旅客居多,他們普遍體驗良好。香港文匯報記者實測,預先填好電子健康申報表後,15分鐘內即完成通關。


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海關關長何珮珊等昨晨從香園圍口岸進入離境大堂,前往內地的蓮塘口岸出席客運啟動儀式。鄧炳強致辭時指,啟用客運口岸令兩地交流更暢順,對大灣區整體建設有策略性聯繫作用。
深圳市口岸辦主任王剛表示,深港口岸全面恢復通關,是深港兩地人民熱切期盼的大事,也是促進深港兩地交流合作發展的要事,意義重大。口岸辦將全力支持和推動跨境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動口岸管理體制管養服務的改革和創新,強化產業協同,促進民生融合,提升兩地的競爭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再添新動力。
車輛往粵東方向較便利
香園圍口岸是香港首個「人車直達」的陸路口岸,旅客除了可選乘公共交通工具(巴士、小巴)、自駕私家車外,也能踏單車或步行到達。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上午10時,由大埔火車站搭乘的士前往香園圍口岸的行人路,然後步行到口岸,的士車程約20分鐘,步行則耗時十多分鐘。
的士司機譚師傅表示,早已聽聞該口岸已經啟用,不過載客到來還是首次,以往行車至附近區域僅見過路標,今次要使用地圖導航才更保險。「聽講這個口岸車輛行駛好方便,可以去鹽田、惠州方向,估計以後會有不少貨車、私家車。」
保安局:與內地商簡化過關流程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日到香園圍/蓮塘口岸,在深圳出席口岸客運服務啟用儀式,同行的有海關關長何珮珊等。在儀式後鄧炳強經口岸返香港了解該口岸通關情況,並再到恢復通關的落馬洲口岸及羅湖口岸視察。他表示,多個口岸操作正常及暢順,亦會再檢視流程有否可改善的地方。

對於會否考慮讓有需要的長者以紙本形式作過關的健康申報,鄧炳強表示:「明白長者在內地的健康申報或有困難,所以政府不同部門,包括港鐵公司,成立好多關愛隊,協助長者或有需要人士做申報,亦與內地方面商討中,如何簡化或令申報更暢順。」他又指,暫時未發現通關後有水貨活動,跨部門工作小組會加強巡查。
另外,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陳月明昨日聯同多位北區地區人士、村代表約30人到香園圍管制站實測通關情況。她表示,過關過程順暢,服務優質。
記者進入出境大堂,迎面是一排嶄新的自助過關機,與其他口岸的使用方法一致,放入香港身份證檢查成功即放行,之後進入蓮塘口岸,則會經過兩道自助關口,分別用於檢查海關電子健康申報碼,以及回鄉證。大件行李需要過機檢查,攜小件包裹的旅客可走安檢通道,過關全程約10至15分鐘。昨日上午口岸人流不是太多,除去深圳休閒訪友的零散港人,也有前往惠州的旅行團。
中旅巴士將開通口岸班次
深圳蓮塘口岸的交通配套也十分完備,旅客可選乘的士、巴士、地鐵等深圳市內公共交通,也可乘坐長途巴士前往其他城市。記者偶遇中旅巴士團隊,其總經理助理李旅表示,該公司昨日組織員工前來蓮塘口岸考察,後續將逐步開通往返蓮塘口岸班次。「這個口岸主要面向『東進東出』的旅客,從香港東面去惠州等粵東一帶的城市都比較方便,今天(指昨天)雖然人流不多,畢竟適應新口岸需要時間,相信一段時間後人流會逐步提升的。」
隨後記者步行約5分鐘前往蓮塘口岸地鐵站,途經蓮塘口岸商業城,或是因為新開張,不少店舖僅有招牌尚未營業,預計有乾果店、雜貨舖、找換店等進駐,已開業的店舖僅四五間,其中一間美食店老闆王小姐表示,全面通關比預期快,「好多店舖都未準備好。」
她表示,不少商戶原本以為全面通關最快第二季落實,一度打算暫停裝修工程,最近才匆匆重新裝修。
港人蔡先生是首位經蓮塘口岸入境香港的旅客。他昨日凌晨3時就從住所出發,坐巴士到了口岸。「整個通關流程非常順暢。」
羅生羅太表示,由大埔區前往香園圍口岸只花大約20分鐘,過關過程非常暢順。「我哋長者搭車兩蚊,來回都係四蚊。」
踏單車遊港深 感覺「一路順滑」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李望賢)作為「人車直達」的陸路口岸,香園圍口岸的交通選擇多元化,除了乘坐大巴、小巴外,市民還可踏單車過關,因而成為跨境單車遊的新熱點,昨日經該口岸過境的單車友絡繹不絕。單車友梁先生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騎單車從香港到深圳「一路順滑」的感覺,是其他口岸難以比擬的體驗,故他與友人在口岸客運運作首日就迫不及待體驗跨境單車遊,「不管搭乘港鐵或者巴士,都需要按要求拆車輪摺合單車,其他關口都需要交通工具才能到達,這裏就不需要,可以直接踩過來,方便好多,出去深圳的位置也比較接近中轉站,在那邊繼續踩車也很容易。」

盼有天橋直通離境大堂
另一單車友郭先生指,昨日從大埔穿過隧道過來香園圍口岸,對於口岸設計大致滿意,惟他認為出境大堂樓層太高,從入口處進來需要乘坐幾段電梯,若能設置供行人和單車通行經過的天橋,可更貼近「無縫對接」。
香港龍坊俱樂部會長文學淵昨日也帶着兩名隊友、推着山地單車經該口岸通關。文學淵說,一行人從大埔騎行17公里單車,花1小時到達深圳蓮塘口岸,「從蓮塘口岸通關,自行車前輪不用拆下來,相比其他口岸便利很多。」
讓孩子告假赴深見親人
另外,也有不少港人前往深圳與親友團聚。張先生昨日帶同兒子到深圳探望親戚,他表示,嫲嫲、家姐等多位親人都在深圳居住,雖然僅隔一條河,但已經三年未見面,心裏甚是掛念,兒子在深圳也有以前的玩伴朋友,昨日他特意讓兒子告假一天,和親友們好好敘敘舊。張先生並稱讚口岸設計大氣漂亮,附近交通便捷。
同樣壓抑三年的還有羅女士,她一出境就迫不及待與友人在關口合影「打卡」。「三年了,我終於又來深圳了!」羅女士興奮地說。
香園圍村居民劉女士因為住所在新口岸附近,步行也能直達,昨日湊熱鬧經該口岸到深圳,順便探探路,「當天有其他安排,我就是過來行個圈,過關大概半個鐘就回程返港了,以後好多機會過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