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香港社會逐步復常,過去3年受打擊的經濟有望進一步復甦,惟外圍經濟環境仍複雜多變。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昨日舉行記者會,建議特區政府在下月的財政預算案向全民派發5,000元消費券、向旅遊業派發復工獎勵及津貼,以及推出鼓勵中老年人重新就業的「保本地人才津貼計劃」等。
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本港勞動人口參與率跌至58.4%,跌至42年來新低。勞聯主席林振昇認為絕非「香港無人」,並建議政府可參考現有的「中高齡就業計劃」,為安老護理、建造行業及運輸物流等行業推出為期3年的「保本地人才津貼計劃」,設5萬個名額,向合資格者提供每月5,000元津貼,目標是吸引中年及老年人重新就業。
他指出,本港旅遊業雖隨疫情緩和而逐步復甦,但疫情難料,許多市民不敢貿然放棄現時的工作重投疫下「冰封」的旅遊業。為增加從業員對重投旅遊業的信心,他建議向從業員直接發放復工獎勵或津貼,同時增設復業基金,向遭受疫情影響的特困行業提供支援,以期加快行業復甦。
倡再派消費券振經濟
勞聯副主席儲漢松認為,因應經濟復甦疲弱,政府應延續「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及「臨時失業支援」計劃,並再次發放消費券、推出電費減免及交通費補貼等,藉此振經濟、保民生。
勞聯副主席陳萬聯應指出,政府應為包括青年在內的首次置業人士紓緩經濟壓力,建議可對購置600萬元或以下自住物業的市民減收從價印花稅;推出照顧者醫療券及乘車優惠等。
基於香港生育率處於低水平,勞聯建議設立恒常化生育獎勵津貼。勞聯副主席譚金蓮認為獎勵制可鼓勵生育,如推出新生嬰兒扣稅額、提供每季新生嬰兒津貼等,又建議將「社區保姆」工資由時薪25元上調至與最低工資睇齊,並改為全職薪金待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