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請BUD Fund需要提交計劃書,部分企業因為不熟書,遂聘用顧問公司協助辦理申請手續,然而坊間的所謂顧問良莠不齊,部分人甚至混水摸魚,以教路為名要求申請者繳付數萬元申請費,最後卻連申請表也未遞交,便以「文件不齊全無法跟進下去」為由,單方面終止申請並沒收訂金,令申請者欲哭無淚。
從事美容儀器業務的梁小姐也因此成為苦主。她近日向香港文匯報講述被騙經過時表示,因想推廣公司品牌,去年底在友人介紹下認識一位自稱姓盧的「顧問」,對方自誇有豐富的申請經驗,揚言公司「班底」來自負責審批的秘書處,熟悉申請竅門,梁小姐聽罷為之心動,馬上約見, 該名盧姓「顧問」提出到梁小姐的公司實地視察環境,擺出一副認真態度。見面後,「盧顧問」拋出「往績」大晒「實力」。梁小姐憶述:「佢一嚟就畀份申請攻略我,話只要佢出手(申請) ,成功率係百分百,從未失過手,見佢講足一小時頭頭是道,當然信佢。」
玩話術捉字蝨 申請者嘆中伏
回家想了幾天後,梁小姐決定提出申請,「盧顧問」遂邀請她到「顧問公司」見面,梁小姐應約到埗後一看,發現該「顧問」公司僅租用一個共享空間辦公,惟之後「盧顧問」用超卓的口才說服梁小姐不再懷疑該公司的「實力」,「佢猛話BUD Fund非常容易申請,話只要肯遞份申請表,至少可以拎到人工補貼,嗰度有成100萬(元)。」
「盧顧問」提議梁小姐先付3萬元訂金展開申請,若申請最終不成功,會退還兩萬元,梁小姐心想以幾萬元訂金便可博一個100萬元的資助,便決定提出申請並交付3萬元訂金。「盧顧問」拍心口稱會馬上展開申請,倘申請獲批,客人要把基金批出的三成資助作為顧問公司的佣金,「盧顧問」賣大包向梁小姐說:「不過見你係熟人介紹,只收15%便可以。」
梁小姐聽罷感到條件不錯,便於去年1月中展開申請,怎知4個月過去,仍是音訊全無,「佢話明由遞文件開始,大約兩個月就會有消息,點知等極都無下文。每次打去問佢,就賴話我無畀齊資料,當我補交多一次資料,佢又話由於負責幫我生產產品的公司仍未交齊文件,所以至今申請唔到。我愈諗愈唔對路,覺得佢諸多藉口,於是要求退回訂金,點知佢發爛渣話係我自己中止申請,一毫子都唔會退。」
對於曾承諾申請不成功退回兩萬元訂金的說法,「盧顧問」也死口不認,反指是梁小姐單方面中止申請,而非「申請不成功」,加上「顧問公司」已花費不少時間協助審閱前期申請文件,故拒絕退款,梁小姐愈想愈氣:「擺明呃我啦。我按佢意思交齊晒文件,佢又突然提出新要求,到你提交埋補充文件,佢又再提出其他要求,到頭來我交唔出(文件),佢就將責任賴晒落我度,成件事根本就係騙局。」
她認為政府需就協助申請的顧問設立監管制度,包括考慮就這類顧問設立考試及發牌制度,並監管其操守,「做保險同地產經紀都要考牌,點解呢類協助申請幾百萬(元)資助的所謂顧問就無監管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