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農曆新年公眾假期昨日結束,大批港人通過不同管制站返港。入境處資料顯示,前日有逾7.4萬名港人經不同管制站回港,內地訪港旅客同日則有1.6萬多人次入境。其中,通往落馬洲支線的福田口岸昨日逼爆。有市民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昨晚輪候半小時才成功進入福田口岸離境大堂。高鐵西九龍站也迎來復常通關後首個入境高峰,大批度歲返港市民滿載而歸,也有不少旅客來港旅遊。有旅客表示,北上南下都要進行核酸檢測太麻煩,特別是內地部分認可的檢測點春節期間暫停或縮短檢測服務時間,窒礙他們再次訪港意慾,希望兩地盡快用快測替代。

◆農曆新年公眾假期昨日結束,高鐵西九龍站也迎來復常通關後首個入境高峰,大批度歲返港市民滿載而歸,也有不少旅客來港旅遊。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昨日多個口岸都人山人海。市民區小姐昨晚經福田口岸往落馬洲支線返港。她表示,進入福田口岸前已「打晒蛇餅」,「過關還算順暢,人龍雖長,排了半小時才進口岸大堂。如果回港不用做核檢就更好了。」

◆福田口岸昨日人潮如鯽。 (受訪者供圖)

高鐵西九站愈夜愈多人,不少人是剛回鄉度歲的返港市民。新春前到廣州探親的香港市民何先生及何太太,已經3年沒有回鄉過新春。他們表示,今年在廣州過新春感受濃濃的年味,其間兩人行花市、掃年貨,滿載而歸,惟北上南下都要進行核酸檢測有點掃興和麻煩,「我們住在番禺,當時有很多醫院都休息放假,如果復常通關能取消核酸檢測要求,來回都會更方便。」

內地居民也覺複雜

北上港人難找內地核酸檢測點,連「熟路」的當地居民也覺得複雜。廣州居民周小姐來港探親及旅遊。她表示現在內地做核檢不太方便,不像以前街頭巷尾都有核酸檢測亭。出發前,她就選擇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做核酸檢測,「我哋好耐無做核檢,所以都提前做了攻略,先知道要在醫院的小程式預約,最近春節放假,這間醫院只有早上才提供核酸檢測服務。」

在廣州居住的港人沈先生表示,疫情3年期間未有回港,與親友多年沒見,今次和家人一起南下回港。他表示,內地檢測站數量大減,要花一點腳力找檢測站,「但很久沒有回家與親友團聚了,這點麻煩也不算什麼。」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根據有關的防疫要求,往來香港與內地的人士須在出行前48小時接受核酸檢測,並取得陰性證明,但工聯會最近接到市民反映指核酸檢測不方便,特別是內地醫院做核檢需要提前預約,且核酸檢測站的每日服務時間有限制,更有些檢測站新春期間放假休息。

他建議隨着兩地的疫情受控,免檢疫通關的要求應該進一步簡化,希望香港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進一步協商,考慮適時取消核酸檢測並改為快測,讓社會逐步復常,方便市民及遊客來港。

議員:續做核檢恐令旅客卻步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亦表示,深圳衞健委和廣州衞健委的公眾號提供「春節開放核酸服務點」的相關資料,讓南下人士查詢就近的核酸採樣點服務資訊,並提供來港的市民或者遊客可以提前預約檢測,以免行程受阻。不過他指出,以深圳為例,全市11個區共設有194個核酸採樣點可供「願檢盡檢」的核酸檢測服務,平均每個區可能只有幾個地方提供核酸檢測服務,仍然不方便來港人士,「若繼續做核檢,恐會令遊客卻步。」

新病例續低位徘徊 專家籲撤過關核檢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新冠疫情持續平穩,昨日新增2,295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輸入個案只佔30宗。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香港與內地復常通關以來,輸入個案徘徊在低水平,顯示復常通關未有為香港造成額外疫情風險,往來兩地的核酸檢測要求已沒有實際需要,建議改為快測或豁免檢測,讓經濟和民生真正復常。

梁子超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農曆新年假期期間,市民減少檢測,每日新增的確診個案在較低水平徘徊,但隨着假期過去,市民恢復返工返學前做檢測,新冠病毒感染個案或會回升,並令確診入院的個案增多,但他相信升幅有限,整體疫情仍正呈下降趨勢。

不過,他關注到,香港人口老化問題較嚴重,部分長者有免疫衰減的問題,「去年3月,已接種3劑疫苗的80歲以上長者,染疫後死亡率是1%,而最近比率已升至2.81%,反映長者有需要接種疫苗加強劑。」同時,安老院每日仍有幾百名染疫院友,要持續加強院舍接種及感染控制等措施。

在其他領域的防疫措施方面,他認為有「鬆綁」空間,「最重要是有秩序放寬。」他認為,現時香港與內地往來人員仍要在啟程前接受核酸檢測,但由於香港群體免疫屏障牢固,他認為再無核酸檢測的實際需要,可改為以快測替代,或豁免檢測,「內地疫情高峰已過,由內地入境台灣地區的檢測陽性比率,已由早前約20%跌至最近的3.5%,比率與其他海外地區無異,相信現時檢測陽性的個案,都是傳染性較低的舊個案。」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