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對小朋友而言,農曆新年除了放假之外,最開心的便是利是,一封封的利是為小朋友帶來長輩的愛與祝福,更是一個提升財務智商 (FQ),即理財能力的好機會。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就提供了5個新年錦囊提升小朋友財務智商。

一起拆利是 認識貨幣

當小朋友新年收到不少利是錢後,部分家長可能會以各種理由「充公」利是錢,投委會指出,家長其實可以適度放手,將部分利是錢留予子女,引導他們負責任地運用金錢,培養正確的金錢觀。投委會為家長和小朋友準備了5大錦囊,更有準備了賀年遊戲及工具,讓家長趁農曆新年利是這個好時機,好好利用這段親子時間,提升小朋友的理財能力。

5大錦囊包括賀年遊戲學理財、拆利是認識真實貨幣、用利是錢計算機分配金錢、訂立小目標培養儲蓄耐性,以及以身作則尊重孩子。

其中,投委會表示家長可與小朋友一起拆利是,讓他們透過真實鈔票認識香港貨幣。因為在電子貨幣盛行的年代,小朋友接觸現金的機會減少,尤其幼童對貨幣的種類、顏色或形狀等未必清楚,甚至混淆「多錢」或「少錢」的觀念,例如以為2張20元鈔票是「多錢」過1張100元鈔票。因此家長可講解不同面額貨幣的特徵,讓子女學習點算不同面額的貨幣,以及了解香港貨幣的演變過程。

此外,投委會指出,父母處理金錢和對物質的態度,對子女影響甚深。早前投委會向約一千名高小學生進行有關理財的問卷調查亦反映父母(77%)是受訪小學生學習理財的主要渠道。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衝動消費,做好榜樣,身體力行做善事,鼓勵子女在利是錢中撥出部分作捐款,培養子女的同理心。同時,既然讓他們自主學習運用利是錢,就應尊重和信任他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