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盟特色產品受青睞 商家享節前銷售紅利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記者曾萍及中新社報道,臨近春節,廣西南寧海吉星水果批發市場內人頭攢動,年前來採購水果的民眾往車子的後備箱裏塞榴蓮、龍眼、蜜瓜等來自東盟國家的鮮甜水果。臨近春節,正是越南榴蓮等東盟熱帶水果進口的旺季。在中國和東盟水果進出口貿易最大口岸——憑祥,是另外一番熱鬧景象:隨着通關政策的調整,口岸取消閉環管理、跨境代駕等措施,極大地提高了通關速率,泰國榴蓮、山竹,越南火龍果、菠蘿蜜等源源不斷從友誼關口岸入境,讓中國民眾在春節時能享受「熱帶水果自由」。
「我們公司每天都有二十多櫃進口水果銷往中國境內,其中包括有榴蓮、火龍果、菠蘿蜜和龍眼。」廣西憑祥沃利報關行的有關負責人馬文虎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水果對運輸、倉儲和通關時效要求較高,隨着通關環節的優化、速度提升,保障了企業在春節前的水果銷售旺季有充足貨源。「水果當天能到,當天就能驗放,讓顧客享受到新鮮水果。」統計數據顯示,1月8日至15日,友誼關口岸(含浦寨、弄堯通道)進出境車輛13,217輛,日均進出境1,652輛,同比增長118%。
反季緬甸西瓜熱銷 交易回暖
位於中緬邊境的雲南瑞麗畹町口岸芒滿通道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一輛輛滿載緬甸西瓜、甜瓜的貨車自此入關,被運往全國各地,並將很快出現在中國人的年飯餐桌上。 在畹町最大的水果交易市場——長合水果交易市場內,中緬「西瓜代辦」正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告訴記者,冬季,中國市場特別是北方市場尤為喜歡來自緬甸的西瓜。
市場內,黑、吉、遼、豫、冀、渝、川等各地牌照的貨車往返穿梭,佐證了「西瓜代辦」們的話。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西瓜生產國和消費國。每年進入冬季後,因本土西瓜「空缺」,產自鄰國的緬甸反季西瓜便成為中國西瓜市場的「主力軍」,佔整個市場的80%左右。目前,中國進口的緬甸西瓜約有90%是經畹町口岸芒滿通道入關,然後被運到長合水果交易市場進行交易。
「緬甸光照條件好,所產西瓜個頭大、味道甘甜,是每年春節水果市場的『寵兒』。」瑞麗市畹町長合商貿有限公司副經理徐紅元介紹,受疫情影響,前兩年的緬甸西瓜交易量有所減少。但今年,隨着口岸恢復正常通關,緬甸西瓜交易回暖。近期,長合水果交易市場緬甸西瓜日均交易量已達100多車,恢復至疫情前的一半;價格也出現上漲,均價達3,000至4,000元(人民幣,下同)/噸。
種類漸豐富 加速邊境貿易復甦
在距離廣西東興口岸不足百米的店舖內,范愛萍正忙着整理、碼放剛送來的越南椰蓉酥、椰子糖等商品。「通關之後,貨物才陸續有送過來。」范愛萍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隨着東興口岸通關有序恢復,越南特產的品類也逐漸豐富,前來採購和諮詢的顧客也比之前多了不少。「通關之後產品更多,年前不少越南特色零食都很好賣。腰果、榴蓮餅、菠蘿蜜乾等銷量都不錯,還有顧客來專門定製年貨禮盒。」據統計數據顯示,1月11日至15日,東興互市區交易量持續5天達到萬票以上,為歷史上首次。1月15日,東興互市區交易量和交易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13,888票、1.1億元。
「等了3年了,終於通關了!去年因為疫情店舖都沒有營業,現在通關之後開始有遊客了,臨近年關,越南的堅果、糖餅開始熱銷,工作日裏有2,000至3,000元銷售額,周末能達到5,000至6,000元。」陳金大學畢業後選擇到東興創業,在緊鄰口岸的東興萬眾商場經營了12年的越南特產批發店舖。此前因為疫情,店舖一度暫停營業,如今隨着東興口岸逐步恢復通關,東興萬眾商場在年前再度熱鬧起來。「現在通關之後,貨物過來更方便了,種類也豐富起來。沒通關之前沒什麼人來,現在年前大家夥都會來備年貨,最高峰時每天快遞加上現場售賣的銷售額有1萬多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