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行行重行行》是古詩十九首的其中一篇作品,寫閨人怨別之情。作者已不可考,題目則來自篇中首句。
首句疊用「行行」,以凸顯遊子正不停地前行。第二句以閨人當面對「君」訴說的口脗,點出彼此已經離別。之後分多層強調兩人相隔越來越遠,思念越來越深。
「相去萬餘里」至「越鳥巢南枝」幾句,寫空間之阻隔,並分幾層展現離別之苦:首先說明遊子處身萬里之外,彼此天各一方;再而闡述遊子所走的路既艱難險阻,又漫長遙遠,感嘆會面之期難料;之後用胡馬和越鳥作比興,抒發思念之情:「依北風」寫胡馬對北方的依戀,「巢南枝」寫越鳥對南方的思念。鳥獸尚且有故土之戀,何況是人呢?思念之情至此推至高峰,離別之苦躍然紙上。
「相去日已遠」至「歲月忽已晚」幾句,寫時間之阻隔,別離之長久。「日已遠」遙應首句「行行重行行」,閨人感嘆與遊子相隔越來越遠,因思念對方而日漸消瘦,以致衣帶日漸寬鬆。接着詩人以「浮雲蔽白日」作比喻,暗點遊子大概是受人所惑而不能回家。這句和「歲月忽已晚」相呼應,帶出歲月匆匆,轉瞬已晚,雙方只能在思念和期盼中任由年華老去。「衣帶日已緩」則與「思君令人老」遙相呼應,寫別離的日子漫長,思念的煎熬使人消瘦蒼老。面對相隔天涯、會面無期的長久思念,如何承受得起呢?閨人表示要「努力加餐飯」,保持健康以待會面之日。矢志不渝之意,於此可見。
本詩落筆先點出別離之情,接而寫空間、時間之阻隔所帶給閨人的相思之苦,最後以閨人飽受別離之苦下仍堅持等待作收結,脈絡清晰。詩歌語言質樸自然,平白的文詞,卻能具體展現兩人相隔之遙遠、分離之長久、思念之困苦。言淺意深,雋永耐讀。
賞析由不同的專家、學者撰寫,教育局修訂;書法由陳用博士、任貫中先生撰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