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和莎士比亞、塞萬提斯齊名的世界文學巨匠、大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臨川四夢」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重要地位。以情入夢,借夢抒懷,透過湯顯祖的戲夢人生,西方讀者與觀眾如何走近人文中國?
《湯顯祖傳》英文版最近出版,其作者南昌大學教授、江西省文化和旅遊研究推廣協會會長朱虹,及該書序言作者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艾倫·麥克法蘭,分享了他們對於湯顯祖的文學成就與歷史影響及其對於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作用的見解。◆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綜合中新社報道 圖:中新社、新華社
《湯顯祖傳》(英文版)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部記錄中國文學巨匠湯顯祖生平事跡與成就的全英文版傳記類譯作,乃是基於朱虹《情裏夢裏湯顯祖》一書所進行譯作的。朱虹在書中採取了一種線性的敘述方式,記錄了湯顯祖早期在故鄉江西臨川的童年生活、家世背景、受教育經歷,中期坎坷漫長、跌宕起伏的為官生涯,以及後期去官還鄉,歸隱投身創作的人生全過程,加之對湯顯祖及其作品的深度解析,為讀者呈現出一位正直豁達、性情真摯且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藝術大師形象。
麥克法蘭分享道,湯顯祖的作品和相關事跡直到近年才開始在西方大眾層面有所傳播,之前了解他作品的外國人主要是從事中國研究的學者,「翻譯並出版《湯顯祖傳》這部詳細刻畫其生活和生平的傳記,增加了廣大外國讀者對於劇作原作者及當時歷史文化背景的了解。另外,不同於大多單調贅述人生歷程的人物傳記,本書在學術方面也有一定價值,可供海外歷史學、人類學、藝術史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考,有利於更深層次的研究。」
以戲曲救世 用至情悟人
湯顯祖的成就遠不止戲劇,更在其哲學思想、人文關懷和人格精神上。在朱虹看來,湯顯祖的「臨川四夢」以情入夢、借夢抒懷,他將人生慨嘆、仕途感悟、精神夢幻訴諸筆端,充分表達出對社會公平、人間正道、愛情自由、婚姻幸福等的追求與嚮往。而這些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永恒嚮往,符合不同時期的中西文化共同價值導向。正因如此,在人類文明的蒼穹下,湯顯祖其人其文,才得以光耀千秋——無論東方與西方、古代與當下。時至今日,湯顯祖身上仍有許多閃光之處值得發掘與紀念。 「關注人情,尊重人性,是湯顯祖精神世界最為後人所崇仰認同的文化價值。從根本上說,文學發展歷程與人性同步;作品越體現出人類本性,就越能與讀者的感情相通。說到底,湯顯祖嘔心瀝血寫出『臨川四夢』,意在以戲曲救世、用至情悟人。借夢抒懷,正是其對至情、至真、至善、至美的認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對人的自我價值的肯定,使湯顯祖的作品體現出超越時空的思想探索與人文關懷,生發出當代性意義。」
朱虹特別點出,湯顯祖鍾情於戲曲,但在純粹的藝術追求外,他還一直抱持着知識分子的理想。「他的早年理想,是儒家式的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抱負。而此後儘管仕途坎坷,他依然不失愛國憂民之熱腸,總是葆有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在苦悶逼仄的時代環境中,努力踐行自己的理想。世間冷暖,情裏夢裏,湯顯祖從來就沒有走向縹緲虛無。他為後人所推崇的『至情』,絕不是沉溺於個體的、小我的『唯情』,而是寄寓着社會性的、大我的人道關懷。 」
湯顯祖被稱為「東方莎士比亞」,然而一直以來,與莎士比亞擁有諸多中文譯本相比,湯顯祖作品的英文譯本卻較少。
「我們應該承認,當前湯顯祖還沒有莎士比亞在世界上的影響大,『臨川四夢』也沒有像莎士比亞作品那樣被廣泛傳播。」朱虹說,但這種情況在近年來開始有所改善,「2016年,中英兩國共同舉辦了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系列活動,可以說掀起了一股『湯顯祖熱』。2019年4月,海外首座牡丹亭在莎士比亞故鄉英國斯特拉特福建成;9月,俄羅斯彼爾姆的牡丹亭建成。牡丹亭被稱為湯顯祖戲曲文化的一個標誌性符號。」他希望通過《湯顯祖傳》(英文版)一書的出版,讓更多的外國朋友了解湯顯祖,同時了解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推動更多湯顯祖作品、更多江西文化作品在國外翻譯出版,為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作出更大貢獻。
透過譯介促深層文化交流
麥克法蘭也認為,在深層次的跨文化交流中,出版物依舊是有效的方式之一。「想讓外國人深入了解中國的思想、文化、歷史,選擇優質的圖書進行策劃、編輯、翻譯和出版非常重要。幾年前,我與同事共同在英國創建了劍橋康河出版社,旨在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橋樑。我們與中國商務印書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等出版機構合作了很多圖書出版項目。」在他看來, 中國人對莎士比亞文學作品的了解,其深度和廣度遠遠大於英國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學作品的了解。《湯顯祖傳》(英文版)多層次、多維度地納入了湯顯祖的文學成就以及他所在歷史年代的社會生活。這能讓全球的英文讀者通過更加完整的方式了解中國的文學和地方文化。「這個出版項目也引起了西方多個相關領域的研究者、作家和藝術家等對中國傳統戲劇的研究興趣,從而積極推進中英兩國在文學、戲劇、音樂上的交流。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