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投資只係希望短期內可獲利」,從事餐飲業的58歲李先生,2022年9月在Facebook接獲一名女子的交友邀請,起初以交友心態接受對方,其後對方要求以WhatsApp軟件進一步交談,話題一般圍繞運動、飲食等瑣事。後來女子自稱自己在美國一間資訊科技公司工作,發現一間投資公司客戶存放的資料有內幕消息,自己利用該資料賺了約8,000美元;然後問李有否投資習慣,李回應有玩股票,女子即介紹李玩投資虛擬資產的門路,李初時因不熟識而拒絕,但女子誘他「可小小玩嚇。」

其後女子介紹他登入一個名為「TIDEX」的投資網上平台開戶,李表示,「曾懷疑平台真實性,所以主動查閱該公司網址,發現有相同的名稱公司在英國駐冊,於是放下戒心。」登記後,平台有「客服」教他投資方法,首先要大量購買USDT(泰達幣),才可投資網上提供Sushi(壽司)加密浮動貨幣。
輸錢皆因贏錢起
李在3個月內,分4次將18萬港元存入對方提供的香港賬戶,投資半個月後,發現賬戶內賺了6至7,000美元,因此增加信心未有提走金錢。至今年12月初,登入投資平台發現他投資的貨幣暴跌,李擔心全部輸光,當機立斷「斬倉」,惟發現戶口由3萬美元已跌至得2,000美元。至12月中,李決定將剩下的錢取回,客服指其戶口只剩數十美元,及後又稱有約1,800美元,李於是提供自己香港銀行戶口供轉賬,豈料翌日未見有錢存入,再登入平台發現自己賬戶已消失,於是報警。
警方調查後,發現李先生所進入網上投資平台是假的,該平台頁面設計認真,網址與真平台十分相似,真平台已運作5年,假平台只運作數個月。警方指,這些假網頁在搜尋器只會顯示少量同名結果,而且開設時間很短;但一般投資平台客服不會提供貼身交易,例如安排客戶將金錢存入個人戶口。若投資者看見假的平台有大波動升幅時,首先要保持冷靜,最好參考其他相關平台是否有差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