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利馬電器製造歇業通知。

今年以來,國內外發展環境十分不利。記者最近經過深入調查發現,一些深圳和東莞港企在轉型之際遭遇疫情、俄烏衝突和歐美需求大減,在多重因素夾擊下,遭遇訂單大減後只得關門歇業或者倒閉。

由於訂單大量流失和產品單一,加上創新不足,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的港商蔡龍威旗下威利馬電器製造(深圳)有限公司和富龍電器近期同時轟然關門歇業。記者趕到工廠看到多位正準備搬行李箱離開的員工,來自四川的高宏亮,在該工廠工作13年,近七八年來作為絲印業務主管,對公司發展記憶猶新。

他告訴記者,早在1986年,老闆蔡龍威趁着改革開放的東風,開始在深圳設立工廠威利馬,從事小家電生產,主要產品包括電熨斗、電風筒、蒸汽乾洗刷等。公司總面積達6萬平米多,2010年高峰期時員工多達2,000多人,僅一款電熨斗產品,日產量就超過20,000台,年產量近千萬台,產品遠銷歐美等全球數十個國家。隨着業務的迅速發展,老闆在工廠對面成立了富龍電器製造(深圳)有限公司,生產經營小型家用電器、塑膠製品等,產品全部外銷。

同款熨斗做20年 找不出新單

他稱,自己平時工資4,000多元,高峰期加班多,工資有5,000-6,000元。不過,近幾年公司技術創新力度不足,工廠一款電熨斗已做了20多年,更新太慢了,產品競爭不過別人,因此導致訂單大量流失。老闆也曾想轉型,給別人代工生產智能豆漿機、煎烤機、掛熨機等,但卻不成功。因為創新需要大量的投入,公司利潤低難以長期支撐,由於近兩年受新冠疫情和成本上升的影響,公司持續虧損,加上新訂單大量減少,舉步維艱,不得不宣布直接解散。

如今兩家工廠均宣布歇業,記者現場看到,兩家工廠顯得空曠而落寞,四位員工正搬運行李箱準備離開廠區,心裏充滿了不捨。高宏亮表示,「工廠給我賠償13個月薪水共計5萬多一點,全廠400多員工拿到賠償後便都瞬間失業了。」說罷不停地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