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踏入秋冬行山季節,市民遠足健身也伴隨傷亡風險。警方上月中公布過去一年行山事故高發的西貢區搜救行動數字,提醒市民下載漁護署「郊野樂行」手機應用程式,安裝該應用程式後只需登記電話號碼等資料,出發前登入開啟GPS定位功能,程式就會透過網絡追蹤行山客位置。即使有地區接收信號不良,警方也可憑信號最後出現地點縮窄搜索範圍,市民一旦遇險,可大大增加獲救機會。

據警方東九龍總區統計,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東九龍區有256宗涉及警方聯合其他部門的山嶺搜救行動,當中九成涉西貢區,65宗涉單獨行山人士,餘下191宗為結伴行山人士,前者有5人死亡,後者有7人死亡。求救的地點主要位於擔柴山、竹角、蚺蛇尖、蚺蛇坳、白腊灣、石屋山、浪茄、花山及海下等,在單獨行山人士中,有6宗因完全失聯而被親友報失蹤,加上家人未能準確提供資料、位置,以及較遲發現失蹤,因而失去黃金救援先機,4人在此情況下死亡。

消防處西貢消防局局長巫珊凱表示,行山市民求助個案包括迷路、被困高處、中暑、受傷或失蹤等,遇險原因多涉準備不足或單獨行山,有人喜歡「綑邊遊」(即沿海岸線而行的活動,需要徒手攀爬滑石壁)、徒手攀石或跳潭等極大風險活動,以及亂抄捷徑、亂闖密林或山澗等。由於這些位置偏僻或地勢崎嶇,亦增加救援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