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出宇宙中存在摸不着也看不到的暗物質已有百年,朱明中說,科學家當初透過觀察星系團的轉動及計算其質量,推斷當中存在「看不見的物質」,及後再經一代代人的研究,才讓暗物質從昔日備受懷疑,逐漸變成科學界的共識。惟他亦直言,雖然現今已發展出包括直接探測、粒子對撞實驗等方法來研究暗物質,但近年進展甚微,因此他期望可透過光度變化、重力波、中微子等不同觀察工具,「即使這些都是較間接的方法,但越多工具證明我們的模型和假設的話,信心自然會大得多。」

1922年,荷蘭天文學家Jacobus Kapteyn首次從星系速度的角度提出當中存在不可見的物質,至今剛好一個世紀。朱明中說,至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天文學家Fritz Zwicky就星系團運動作出更具體演繹,「星系團有質量,質量就有萬有引力,能『抓』着星系轉動;他藉觀察星系團的速度,推測到一個星系團應該有多少質量。」當時他量度了兩個星系團,均發現它們的總質量遠遠大於實際觀察得到的物質質量,並提出「暗物質」一詞來解釋觀察不到的部分。

然而,有關學說一直未受重視,直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另一知名天文學家Vera Rubin的出現,他花費多年持續觀測大量星系,「結論都是一樣,全部需要有大量暗物質才能作合理解釋」,朱明中說。

「上天入地」追尋暗物質

其後,暗物質更成為一個熱門研究課題,為此世界各地科學家近年「上天入地」以不同方式嘗試追尋暗物質,例如我國便發射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並在四川錦屏設立了全球岩石覆蓋最深、垂直厚度達2,400米的錦屏地下實驗室,借岩石阻隔輻射和宇宙射線干擾,提升探測暗物質的準確性。

另外,人類亦透過對撞機實驗嘗試產生暗物質粒子,「例如香港團隊亦有參加的CER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質子撞質子,撞完後應該有極大能量、極高溫度釋放,就有機會『製造』出暗物質。」

不過朱明中直言,至今各種方法始終未有任何發現暗物質的證據,「而這也是為何我們要嘗試多用不同工具,包括重力波、中微子,越多工具幫忙,我們才越有機會加深對它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