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趙一存、凱雷 北京報道)有香港媒體21日發文指出,內地將於2023年1月3日起不再採取境外入境前往隔離設施隔離的措施,優化為「0+3」的政策。香港文匯報記者向相關部門求證,都沒有得到證實,沒有「進一步的消息」。香港文匯報記者向接近執行部門的人士了解,他則坦言「0+3」是方案之一,日期雖未最後定案,但開放入境是「快了」。種種跡象表明,內地在2023年新的一年將全面開放。
外交部:將為跨境人員提供更多便利
內地「二十條」發布後,進一步縮短入境隔離時間。目前,國家對於入境人員的管控措施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11日發布的通知, 實施「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其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隨後出台的「新十條」並未涉及入境相關措施的調整。此後,多地也開始探索對入境防疫政策微調。國家衞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日前表示,對於入境人員管理等外防輸入的措施,內地將依法依規、逐步推進、加快推進,進一步優化完善。
對於1月3日開放入境的消息,12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回應表示,新冠疫情爆發近3年來,中國堅持統籌兼顧,合作共贏,率先在全球復工復產,積極推動高水平開放,通過快捷通道優化簽證政策,有序增加國際航班,簡化遠端防控措施等安排,便利人員往來,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將因時因勢為跨境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
另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院表示願同中國分享疫苗來應對新冠疫情,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毛寧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近3年來,中國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從自身國情出發,制定符合最廣大人民利益的防疫政策,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實現了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好效果的目標。 毛寧指出,根據疫情出現的新變化,中方正不斷優化防控措施,確保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目前疫苗加強針的接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藥品和檢測試劑總體可以滿足需求。
毛寧說,「相信在中國人民齊心協力、團結應對之下,我們一定能迎來經濟社會平穩有序發展的新階段。我們也願繼續同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共同應對疫情挑戰,更好地保護人民生命健康,推動世界經濟恢復健康增長,推動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
對於是否不再採取境外入境前往隔離設施隔離的措施,目前多個城市在實際操作中已經有所「動作」,已有入境隔離者證實「隔離政策變動,交足5天錢款的通知退款3天」。據媒體報道,雖然成都雙流機場及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回覆入境航班隔離政策不變,但多位旅客已證實,自20日起便收到酒店通知,在酒店集中隔離滿兩天,核酸陰性就可以離開。離開前,均要求簽署承諾書,承諾「本人入境後機場及酒店核酸陰性,現申請居家隔離,承諾離店後上報社區,並完成後續6天居家隔離」。
而成都防疫指揮部國際專班相關工作人員則證實說,目前應該是成都的隔離酒店在試運行(集中隔離縮短到2天),而作為負責成都入境隔離人員轉運到各個隔離酒店的國際專班,目前也尚未接到上級的正式通知文件。除了成都部分酒店有將集中隔離的政策縮短到2天的舉措(不過離開前要求簽署的承諾書上都是增加了居家隔離時間,集中隔離+居家隔離的時間仍為8天)外,還有福建漳州有類似舉措。據《閩南日報》報道,自12月19日起,福建漳州將對接觸境外或高風險船舶和人員的漁船民,按照海外入境人員來進行管控隔離,即「2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其間賦碼管理;而自2023年1月9日起,上述人員實行「0+3」,只需3天居家隔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