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2月14日發布新冠疫苗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第四針)實施方案,再次強調老年人接種第四針疫苗的必要性。圖為12月14日福建福州市民接種新冠疫苗。 中通社

推薦九種「溝針」模式 給藥方式含吸入式和鼻噴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內地新冠疫苗第四針正式準備開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2月14日發布新冠疫苗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明確目前所有批准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於第四針(即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並推薦了九種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模式。在內地民眾大部分打過第三針(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滅活疫苗基礎上,可以選用多種疫苗進行加強,疫苗技術路線包括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減毒流感載體疫苗,給藥方式除傳統的注射以外,還包括吸入式和鼻噴式,這種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又稱異源接種,俗稱「溝針」接種。

序貫接種即指採用與基礎免疫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進行加強免疫接種。方案明確第四針的目標人群,包括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可在第一劑次加強免疫(即第三針)基礎上進行再加強。

第三針第四針間隔六個月以上

在接種時間上,方案指出,根據國內外真實世界研究和臨床試驗數據,結合內地疫苗接種實際,兩劑加強針(第三針和第四針)時間間隔為6個月以上。

有更多異源加強免疫選擇

此次方案允許全部批准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於第二劑次(第四針)加強免疫,這意味着不僅可以接種第四劑滅活疫苗,也有更多異源加強免疫的選擇。方案強調,應優先考慮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或採用含奧密克戎毒株或對奧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進行第二劑次(第四針)加強免疫接種。

11月中旬,內地發布「二十條」後,各地防控逐漸放開。在國家第四針方案出台前,各地不斷試水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第四針)。在北京,就有幾個區啟動第四針接種,採用的是康希諾吸入用重組新冠病毒疫苗。不少公眾對於非注射式的疫苗更感興趣,認為這種疫苗不僅減少肌肉注射的痛感,也認為吸入等免疫方式的保護可能更加直接。

再次強調老年人接種第四針必要性

14日出台的方案,共推薦了9種異源加強的模式,除公眾較為熟知的三針滅活疫苗+康希諾腺病毒載體疫苗、智飛重組蛋白疫苗、麗珠重組蛋白疫苗外,公眾還可以選擇三針滅活疫苗+康希諾吸入用重組新冠病毒疫苗、萬泰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等不同接種方式的加強免疫。神州細胞重組新冠病毒2價S三聚體蛋白疫苗是內地目前可緊急使用的首款覆蓋新冠變異株的新冠疫苗,研究顯示其具有廣譜交叉保護優勢。

近期以來,特別是隨着內地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不斷多次強調老年人接種疫苗的重要性,14日亦再次強調老年人接種第四針疫苗的必要性。

內地14日起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

另據國家衞健委通報,當前,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實行願檢盡檢的策略,許多無症狀感染者不再參加核酸檢測,無法準確掌握無症狀感染者的實際數量,從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