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首日開放,不少市民專程來散步、騎單車和拍照打卡。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步行近半小時,僅發現一張供遊人休息的座椅。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陳先生
◆鄧女士(左)、李女士(右)
◆凌先生和兒女。
◆許先生(右)及其友人一同騎單車。

美中不足沿海長廊缺休息座椅 路長無公廁唔方便

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於昨日早上正式通車,由於跨灣大橋是全港首條「三合一」的海上高架橋,同時具備行車道、單車徑及行人路,新道路沿海而建,讓騎單車及散步的市民可俯覽海景。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早上到現場直擊,發現開通首日即人如潮湧,「蝴蝶拱橋」更成為區內新地標,不少市民特地到場拍照打卡。有專程前來散步及觀景的市民稱讚景色優美,但指沿海長廊漫長卻缺少座椅提供休息;亦有騎單車的市民指橋面當風,騎行有困難。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

昨日現場所見,跨灣大橋人流不絕,當中不少是一家長幼齊齊出動,亦有人相約三五知己當假日消遣。

居於將軍澳的陳先生昨日早上便出來散步感受新橋,沿海散步完一圈的他大讚風景好,又指新隧道建成後大大便利了自己的出行,「現時出行方便好多,一出到藍田從東隧去港島好快,以前就很花費時間,特別是港鐵壞了的時候我去北角都要數小時。」惟他認為新路周邊沒有公廁,令他覺得不太方便,「希望在附近建一些小公園,附設廁所,方便市民,畢竟這條路也很長。」

鄧女士更是一大早便從南港島出發來參觀跨灣大橋,並與幾名好友在「蝴蝶拱橋」打卡。她指新橋海景十分漂亮,惟漫長的沿海長廊卻缺少供遊人坐下休息的地方,「這裏都沒有設立座椅讓市民休息,我走了這麼久覺得好累。」香港文匯報記者沿行人徑一路步行至大橋中央約花費半小時,途中僅發現一張座椅供遊人休息。

與鄧女士同行的友人李女士居於日出康城,她指新路建成方便自己出行,但擔心因交通發達後帶來人潮引致噪音問題,「從前這一帶是很安靜的,交通發達後肯定有更多人來這邊,我擔心有些電單車手會在這條新路飆來飆去,產生噪音騷擾市民。」

凌先生帶着子女專程從沙田來見證新橋開通,凌先生更是參與新橋建設的一分子。他說:「我之前在這工作的,大橋的橋墩與橋樁我都有份興建,所以通車當天特地帶小朋友過來看看。」他們更在附近租了單車一同繞着單車徑騎行,凌先生指雖然有些路段看上去斜度比較大,但實際上還是比較容易,「我覺得不算太危險,在斜路處騎慢一點就可以。」

行上單車徑拍照藏危機

同樣騎單車而至的許先生指沿途風景好,騎行體驗佳,惟認為橋面比較當風,在橋上的路段逆風而行比較困難,「(昨天)天氣已經算好了,但橋面風還是很大,會對騎行造成一定困難。」除了橋面當風為騎行者增大騎行難度外,香港文匯報記者亦發現不少行人走出去單車徑上拍照,更有市民在單車徑跑步,雖增加了安全隱患,惟沿途有警員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