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投資的經濟學家預測2022年全年環球通脹率為7.2%,高於2021年的3.4%。他們預測2023年通脹將放緩至4.3%,但這仍高於大多數央行的目標,且遠高於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系近幾年的水平。不同地區的通脹形勢不同。經過長期通縮後,日本目前的通脹率為3.0%(截至2022年8月),這對決策者來說是好消息。歐元區的情況則不同,其10.0%的通脹率(截至2022年9月)主要源於電力價格飆升,且目前正引發經濟即將衰退的憂慮。 ◆施羅德投資管理股票評論員 Emma Stevenson

主題投資主管David Docherty表示,主題投資可精準把握正在改變世界的強大長遠環球趨勢。但每個主題都有不同之處,因此通脹所帶來的影響亦有所不同。

我們須謹記,強大的投資主題持久性高。例如,能源轉型等主題是未來30年至40年的一個投資機會,而塑造這個世界的其他主題亦是如此。

能源轉型成長線機遇

能源轉型、食品及水資源、以及智能製造,通脹如何影響我們青睞的投資主題?能源轉型是過去兩年間深受通脹影響的一個主題。環球資源股投資組合經理Alexander Monk表示,從盈利角度而言,企業的盈利能力會隨成本增加而有所下降。而從估值角度而言,為抑制通脹而上升的利率,或導致未來現金流增長潛力下跌。「就此威脅而言,部分高增長市場(如可再生能源和儲能及氫能)企業的盈利價值需較長時間呈現,同時亦較容易受到供應鏈衝擊影響,繼而受到嚴重打擊。由於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導致歐洲能源價格大幅上升,能源轉型主題仍是通脹下的焦點。

智能製造是透過創新促進數碼工業革命,從而以更好的方式製造更優質的產品。工業行業基金經理及環球行業專家Daniel McFetrich表示,工業能源消耗佔歐洲總能源使用量的26%。在天然氣供應不穩定及能源通脹高企之際,我們預計對實現電氣化及節能技術的需求將會增加。

智能製造板塊可吼

「自動化」是智能製造的另一層次,有助緩解生產回流的成本。由於規模經濟及自動化在大多數行業普及化,機器人成本正在下降。許多行業正面臨勞動力短缺,已發展國家的人口老化問題只會令情況惡化,不得不加薪以吸引勞動人口。對所有行業而言,自動化可提升生產力、降低勞動成本及提高能源效率,在通脹升溫時期,均為極具吸引力的主張。 (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