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333 小老師培訓計劃」的逾200位學員與眾嘉賓於觀塘中心合照。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姬文風)由幼吾幼慈善基金創立的「333小老師培訓計劃」昨日舉辦參觀活動,並分享該計劃推出12年來的發展。基金代表介紹,計劃累計培育近9,000名基層小學生成為「小老師」,為他們提供免費學術支援、德育品格及全人發展。早期參與計劃的學生,現時升上中學甚至大學後都有定期到培訓中心擔任畢業生教學助理,為協助師弟妹們出力,充分體現「回饋」和「傳承」精神。

「333小老師培訓計劃」以沒領取政府資助的本地基層家庭小學生為服務對象。參加者須經學校推薦和面試甄選,獲取錄者每天放學後,可乘專車到培訓中心接受免費學習,內容包括:日校功課輔導;中英數及STEM增值及增潤課程;體育、音樂、文化等不同的興趣班及外展活動;德育及生命教育;由協康會提供專業輔導教育等,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自尊和學習動機,培養良好的正向品格及促進個人成長。

該計劃採用互動教學模式,一方面會安排導師(主要為退休教師)和教學助理提供的功課輔導,又鼓勵小三至小六的學生協助較低年級學生完成作業,助人自助。

疫情影響 推「電話傳音學習」

近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設於學校內的「333培訓中心」未能如常開放,計劃主辦方遂推出四輪「電話傳音學習」,安排導師透過電話「一對一」協助小老師解決功課疑難,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及提供適切的心靈關顧及情緒支援。

幼吾幼慈善基金主席莊學熹表示,香港有很多基層家庭或單親家庭,父母須外出工作,比較擔心孩子成長,因此認定這些家庭是他們主要的服務對象,希望讓小朋友得到悉心教導,以減輕其家庭面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