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堂 台灣輔仁大學兩岸關係學暨國際關係學教授 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台海究竟是否會爆發軍事衝突,是近期備受關注的焦點。台灣之所以會成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關鍵在於中美競爭加劇。然而,中共二十大後,中美領導人進行首次面對面會晤,拜登表示,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希望負責任地管控美中競爭;習近平也指出,中美加強溝通合作,有助世界和平發展。看來中美正在摸索「競爭但不衝突」之道。台灣卻陷入中美競爭之中,且愈陷愈深。美國普立茲獎得主佛里曼最近演講談及台灣的處境及因應之道時表示,台灣應保持「低調不挑釁」,以確保經濟繁榮發展,「別去戳大陸」、根本「不需要佩洛西」。如此肺腑之言,值得蔡英文當局正視。

中共二十大前夕,拜登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示中國是唯一有意圖也有能力重塑國際秩序的競爭者,並把維持對華競爭優勢視為最優先的目標,但同時強調美中依然有可能和平共存。該報告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不支持「台獨」,堅持「一中政策」。換言之,美中可以在氣候、能源等方面合作,但在地緣政治競爭將採取「會贏」的策略。中共二十大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談及未來美國對華政策的重點,在於聯合盟友和重塑國際秩序的競爭環境,也就是美中關係將更須競爭,或更須鬥爭。

中國要排除美國插手干預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二十大前夕,美國進一步壓制中國半導體產業,從技術、設備、人才三管齊下,限制相關技術、設備、產品輸往大陸,企圖切斷大陸先進芯片所有來源,其動機非常明顯,就是要拖慢大陸超級電腦、AI人工智慧的進步,為美國爭取更多時間。因此,儘管中共二十大報告無一語提及美國,但當中表示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冷戰思維堅決反對,顯然暗指美國。習近平提出,要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國家完全統一,也繞不過美國這個「障礙」。尤其在兩岸問題上,習近平提出開展反干涉鬥爭,強調「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也是要排除美國的插手干預。

美方對華發動芯片戰、科技戰,正是形塑中美競爭規則的一部分。蔡英文當局一開始即站隊美國,還拿台積電當「伴手禮」(手信),美國卻想把台灣的「矽盾」整個捧走。儘管美國對華政策開口閉口說「一中政策」,聲稱美中競爭但不必戰爭,其實是玩兩面手法。台灣承受美國輸出通脹及「抗中」的雙重風險,美商英特爾乘機高唱半導體產業鏈「去台化」,台灣股市應聲被打趴。

跟隨美方腳步勢將兵兇戰危

台灣的「護台神山」台積電已被看成美國的國安風險,美國能容忍台灣遊走在其形塑的美中競爭規則之外?蔡英文當局自視台美關係「堅若磐石」,但中美抗衡,台灣先受其害。蔡英文當局長期以來,認定台積電是「護台神山」,美國和西方國家會全力保護台灣安全;然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已證實,台積電將把最先進的3納米製程移到美國。蔡英文當局已經溫馴地順從美國鷹派,逐步踏入兵兇戰危的境地。佛里曼提醒,台灣必須「廣交友」,發展經濟實力,這樣就「不需要佩洛西」,對比蔡英文當局「拿台積電收買佩洛西們」的手法,猶如醍醐灌頂。

美中抗衡,蔡英文當局自甘把台灣當成棋子;佛里曼提醒台灣專心繁榮經濟,切勿急着改變現狀去挑釁大陸,更應主動避戰,台灣也要提防阻擋中國崛起的美國。美國對於兩岸問題的終局解決,並沒有置喙的立場,但基於諸多因素,台海和平對美國至關重要,但為「遏中」而在台海發動代理人戰爭,未必明智。

蔡英文當局一連串挑戰兩岸現狀的行動,都是跟隨美方的腳步。佛里曼建言台灣勿挑釁大陸,實乃明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