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 木
偶爾刷到一個短視頻,名《一句話概括深圳一個區》,對鹽田是這樣描述的:鹽田區,深圳的世外桃源,東方夏威夷,中國的海運中心,三分之一的國貨都是從這裏起航走向世界。寥寥數語,鹽田的大美山水和大港氣派就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讓人印象深刻。
坊間流傳一句調侃:戀愛在鹽田,婚姻在福田;福田負責吃飯,鹽田負責浪漫。何來此說?想必是鹽田特有的自然風光和文史傳統,比作為中心城區的福田更具生活品質。據自己數次到鹽田「遊山玩水」的體會,鹽田的浪漫,或許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人文厚重,水遠山高。
鹽田是一個新區,1998年才從羅湖區分拆成立,卻取了個老地名。這個地名是如此之老,以至於在嶺南人文歷史演進中具有某種標本意義。自北宋至明中葉,今天的深圳香港一帶是以製鹽業聞名的,陸續開設了官富、東莞、歸德、黃田、疊福等五大鹽場,並以鹽場為中心集聚相關產業和貿易,帶動商埠、碼頭和墟市的發展。所以,鹽田之名可以追溯到古代製鹽業鼎盛時期,康熙《新安縣志》即有鹽田圩、鹽田村、鹽田逕等地名。
上世紀二十年代鹽田區域內開始設立現代行政建制,但名稱屢經變更,先後有過沙頭角鄉、鹽田鄉、東和鄉、南天門公社、三洲田公社、沙頭角管理區、沙頭角鎮等。這些地名,大致反映了鹽田的地域特徵及不同歷史階段發展重心的轉移。
鹽田地形地貌多樣化,北部山地地貌帶向南部海岸地貌帶徐徐鋪展,群峰環繞,山海相間。始則崖高坡陡,林深草密;繼則沙灘潟湖,堤岸綿延;終至入海,萬頃碧波之上,大小島嶼星羅棋布,與香港印州塘海岸公園融為一體。深圳稱鵬城,是一座特色鮮明的南國都市,有了福田的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還要有鹽田的水遠山高和歷史縱深,才構成完整的鵬城印象。
鹽田作為深圳市九個行政區之一,存在感是比較弱的。面積小(74.99平方千米)是一個原因,關鍵還是人口少(21.42萬人),GDP佔比小(2,760.49億元)。福田的面積(78.66平方千米)與鹽田差不多,人口和GDP卻是它的七倍。然而,鹽田因其特殊的歷史機緣和地理優勢,以蕞爾之地,擁有了幾張「深圳之所以成為深圳」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
一號名片鹽田港。特殊的山形地貌,造就了鹽田灣。作為大鵬灣自西向東深入陸地的一個內灣,鹽田灣靜臥在深港群峰眾嶺之間,波平如鏡,島嶼錯落,像一彎峨眉凝望着南國星空。以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為代表的鹽田港區,一直是深圳及華南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起步,不到20年就實現累計集裝箱吞吐量過億。近10年來,鹽田港集裝箱吞吐量增加33%,穩居世界第一。同時,率先實施碼頭岸電系統改造,三度獲評「全球最佳綠色集裝箱碼頭」。
二號名片中英街。沙頭角村一分為二,一邊是深圳沙頭角,一邊是香港沙頭角。多年來,兩邊的沙頭角都闢有禁區,中英街就位於禁區之中。這條長不過250米、寬不過三四米的小街,深港各佔一半,街心立有界碑石,街邊商店林立,體現出「一街兩制」的歷史景觀和文化風情。走進彎彎曲曲的小街,彷彿走進中華民族風雨百年的時間隧道。中英街作為「深圳八景」之一,被國家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三號名片大梅沙。深圳最早開發的公眾泳灘,同時是著名的人類文明遺址。大梅沙遺址位於大梅沙村前的海灣沙堤上,為新石器時代中期及周代的遺址,表明距今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以大梅沙海灘為中點,一條長達19.5公里的海濱步道,橫臥於山海之間。棧道西起中英街古塔公園,沿海岸線串聯起沙頭角、鹽田港、大小梅沙。漫步其上,灣回路轉,心隨景遷,微風輕拂中,碧波蕩漾處,大大小小的島嶼也變得生動起來。
四號名片三洲田。三洲田是一個低山丘陵盆地,西起梧桐山脈,東鄰大鵬山脈。梅沙尖與馬巒主峰相峙而立,宛若雄偉的南天門,守護着這片富有英雄情懷的煙火人間。這裏曾經是由一些自然村落組成的山寨,歷史源遠流長,民風純樸慓悍。孫中山1900年(農曆庚子年)在此發動武裝起義,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如今,三洲田水庫碧波靜臥,灣汊橫逸,庚子首義的遺蹟,掩映在宗祠碉樓、老井水塘、古木棧道的斑駁苔痕中。透過東部華僑城的現代化遊樂設施,隱約可見散布於馬巒古村落的嶺南民居。這些有着600多年歷史的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被開發成農家樂,特色餐食遠近聞名。
五號名片東部華僑城。據說,東部華僑城2007年7月28日項目一期向公眾開放的當天,就收回了35億元的投資成本。這個集觀光旅遊、戶外運動、科普教育、休閒度假、生態探險於一體的龐然大物,從開工到推向市場不過短短三年。穿行在各大板塊之間,大俠谷、茶溪谷、雲海谷、主題酒店、天麓大宅……處處讓你驚艷,充滿想像空間。作為一個超大型的綜合性都市山地主題休閒度假區,東部華僑城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於一體,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並由此成為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旅遊局共同推出的首個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梅沙尖位於鹽田區中部,遠望如巨大尖錐從逶迤的山嶺中挺拔而出。當我站在梅尖頂上,東臨綿延起伏的馬巒群山,西倚獨步鵬城的梧桐三峰,北望三洲田水庫,南眺鹽田港碧波,天高地闊,心曠神怡。腳下古木藤蔓纏綿,彷彿在向我訴說這方水土久遠的故事。東部華僑城的歐式城堡和半山別墅群,與中英街老店舖遙相呼應。山路穿過密林,若隱若現,蜿蜒而去。遠方山水相依,海天一色,分不清哪是深圳哪是香港。一陣回憶與思念,伴隨人事感懷,如潮水般湧來……
遙看大港入雲天 百嶼熨波鷗鷺閒
滿目青山環綠水 幾多滄海化桑田
晴空萬里因君洗 老蔓千秋為我懸
饒是熏風知客意 一絲一縷一纏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