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及中新社報道,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於北京時間11月13日14時18分,成功開啟天舟五號貨物艙艙門,在完成環境檢測等準備工作後,於15時03分順利進入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後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貨物轉運等相關工作。
此前,中國於11月12日10時03分用長征七號遙六運載火箭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裝載了神舟十五號3名航天員6個月的在軌駐留消耗品、推進劑、應用實(試)驗裝置等物資。
「天舟」將每半年發射一次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狀態設置,於北京時間11月12日12時10分,採取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於太空站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太空站迎接貨運飛船來訪。交會對接完成後,天舟五號將轉入組合體飛行段。此次任務首次實現了兩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創造了世界紀錄。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搭載天舟五號貨運飛船12日上午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太空站建造階段最後一次「太空快遞」完成上新。後續,「天舟」將保持每半年一次的發射頻率,形成常態化發射。
貨運飛船系統是中國太空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太空站「T」字構型完成後,貨運飛船將會繼續執行太空站運營階段的任務,為航天員提供物資保障、支持空間站在軌運營和空間科學實驗。
「為了滿足密集發射的需要,天舟貨運飛船實行組批生產的方式,同一批次的外形、功能相似或相近。」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舟貨運飛船總設計師白明生介紹,從天舟六號開始,貨運飛船會進行系統升級,如對貨物艙進行比較大的改進,大幅度增強密封艙的貨物運輸能力等,升級後,給航天員提供的物資將可以支撐更長的時間。
此外,針對天舟貨運飛船的「專屬座駕」——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場也積極優化發射前流程,提升可靠性。「發射場重新梳理測試項目,將火箭測發周期調整為27天,相比長征七號首飛時整整壓減15天。」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鍾文安說,「現在天舟任務測試、發射能夠在一個月內完成,極大提升了火箭發射工作效率。」
評論